央广网长沙11月18日消息(记者 杨清 通讯员 张家保)近日,中交二航局承建的长沙经开区劳动东路(黄兴大道-龙峰大道)道路工程3标段项目传来消息:继主线桥、右辅道桥钢箱梁之后,左辅道桥钢箱梁顺利顶推完成,标志着项目钢箱梁顶推施工全部完成——这些动辄重达上百头成年大象重量的“钢铁大块头”,在建设者手中实现了毫米级的精准移动,为这条交通动脉贯通迈出关键一步。

施工现场航拍图(央广网发 汪琳 摄)

长沙经开区劳动东路(黄兴大道-龙峰大道)道路工程是长沙市“东拓西联”战略的重要纽带,其建设对完善高铁新城与临空经济示范区交通网络意义重大。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区域交通承载力,缩短黄花机场与主城区的通行时间,为片区产业协同发展构建高效交通动脉。

该项目整体划分为4个标段进行建设,其中中交二航局承建的3标段总长1.4公里,采用“地面快速主路+两侧辅路”的建设形式,建设内容包含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排水工程、110KV/10KV电力埋管工程、绿化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智能交通等内容。

劳动东路3标项目从西往东跨过长株高速公路(央广网发 汪琳 摄)

从施工跨度来看,劳动东路3标项目从西往东跨过长株高速公路,同时下穿高压电线,是劳动东路全线施工环境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的关键环节。为保证长株高速交通畅通不“断流”,桥梁主跨部分采用了步履式钢箱梁顶推工艺,使桥身可以在高速上空逐步腾挪直至东西连接。

本次顶推的左辅道桥钢箱梁长60米,宽18米,整体重量达到了800吨,相当于一百三十头成年非洲象的体重。为了使这个“庞然大物”在顶推过程中实现“毫米级”定位,项目部在施工前开展了多轮技术交底与模拟推演,精准测算顶推路径上的每一个关键参数,提前规避潜在干扰。施工过程中,技术团队全程驻场把控,通过布设位移传感器、应力监测设备等实时采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反复核算,在操控台协调分配6台千斤顶的推力,使其同步节奏,确保钢箱梁在复杂受力状态下始终保持平稳姿态。

接下来,项目部紧盯节点目标,严把工程质量关,助力长沙经开区劳动东路(黄兴大道-龙峰大道)道路工程尽快实现全路段贯通,为长沙经开区交通网络升级、区域经济发展提质注入强劲动力。

编辑:黄珂岚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