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大赛结出的“思想硕果”,如何真正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践利器”?湖南省汝城县各乡镇和单位以实际行动作答,将思政课建设成果融入教育学习、理论学习中心组、主题党日、工会活动。一批在行业思政课大赛中淬炼出的精品思政课,正在机关、乡镇、社区、村组、企业开展宣讲,为干部职工思想“充电”、为岗位实践“导航”、为汝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的“思想动能”。

各单位学习现场(郭琳娟 摄)

在汝城县钨矿离退休人员管理处,一堂《信仰之光》和《与光同行》思政课,则让老同志们找回了久违的激情。这堂课,不仅丰富了他们的退休生活,更让沉淀在岁月里的矿工精神——那股子不畏艰难、团结奉献、执着坚守的“魂”,在温暖的共鸣中被重新唤醒、熠熠生辉。

在汝城今年思政课大赛结束后,其硕果正在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全县各乡镇各单位接受教育的重要渠道。据统计,从行业思政课大赛中脱颖而出的25堂优秀课,已如星火般撒遍城乡,累计开展各类宣讲500余场次,覆盖党员干部、企业职工、社区群众等超过5万人次。更令人欣喜的是,思想的“充电”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发展的“满格电量”。

活用现场教学,赓续红色血脉依托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汝城县多个部门纷纷把思政课堂搬到这些承载着热血与信仰的地方,让历史与现实在时空里深情对话。

在湘南起义旧址群汝城会议旧址等地,汝城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统战部、县委党史研究室、县融媒体中心等单位的党员们,把主题党日活动挪到了这里。一位年轻的党员,看着旧址内一幅幅历史画面,忍不住在笔记本上写下:“听了这堂思政课,好像一下子懂了什么叫‘在危机中找生路’,什么叫‘在分歧里搭桥梁’。老一辈的智慧,到今天依然管用!”这堂在历史现场进行的课,让这些道理变得格外真切。走出这间小屋,大家心里揣着的,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如何把这份智慧用到今天工作中的思考。

推进“五进”宣讲,延伸教育触角如何让思政课的“好声音”真正飞入寻常巷陌,在基层生根发芽?汝城县深入开展“五进”宣讲(进机关、进乡镇、进社区、进村组、进企业)活动,让思想的触角延伸到最末梢。

在郴州环亚电子有限公司,汝城县妇联带来的《古城新风——我们身边的家风故事》思政课开讲了。没有高深的理论,讲师娓娓道来的是汝城县4个全国“最美家庭”的感人事迹。弘扬红色家风的朱向勇家庭,传承中华美德的何利群家庭,在生态环保、产业发展上勇于实践的陈爱平和张有发家庭……这些故事里流淌的爱党爱国情怀、孝老爱亲美德和勤劳奋进精神,像涓涓细流,浸润着在场的每一位一线工人,大家的心里像被轻轻撞了一下:“原来好的家风真的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

在大坪镇,县妇联思政讲师为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后备干部讲授家风主题思政课,生动呈现了汝城家风“源于古县,启于理学,成于士族,淬于红色,兴于当代”的传承图谱,既传递知识,更带来精神洗礼。大家纷纷表示,将以良好家风为引领,发挥模范作用,让汝城好家风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以身边事引领教育身边人,通过这种形式,用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故事诠释理论,让条文不再枯燥,拉近了党的创新理论与听众的距离。一批批思政“金课”正从赛场走向更广阔的实践天地,既满足了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的需求,也真正发挥了思政教育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的实效。(郑玉波)

编辑:黄珂岚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