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长沙4月30日消息(记者黄珂岚)4月29日,长沙春意正浓。湖南宾馆内,一场属于劳动者的盛会在这里举行——2025年湖南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现场,496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先进模范齐聚一堂。他们中有扎根乡村的“领头雁”,有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还有勇攀科技高峰的“创新先锋”。

2025年湖南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长沙召开(央广网记者黄珂岚 摄)

来自郴州临武县两广村的村党支部书记欧爱国黝黑的脸上写满质朴。他已经在田间地头坚守了42个春秋。从18岁当村干部开始,他就把根深深扎在这片土地。在他的带领下,在他的带领下,两广村的村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实现了从贫困落后到富裕文明的华丽转身,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之路。“这份荣誉属于所有为乡村振兴奋斗的人。”欧爱国说。

欧爱国(右)查看水稻育秧情况(央广网发 何城基 摄)

在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340厂轧管车间,陈育伟的耳朵就是最精密的检测仪。这位“穿孔王”能从机器的轰鸣声中听出0.1毫米的偏差,就像老中医把脉一样精准。30年来,他带领团队攻克了深海油气用管等“卡脖子”技术,用匠心铸就“中国制造”的金名片。获表彰之时,他依然惦记着车间的生产:“咱们生产的每一根钢管,都承载着国家重大工程的信任;咱们把控的每一道工序,都关系着中国制造的口碑。”

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340厂轧管车间穿孔工陈育伟(央广网记者黄珂岚 摄)

劳模代表中,“95后”女工程师郭东妮格外引人注目,她带领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娘子军”,攻克了100多项机器人技术难题;农业领域的“90后新农人”陈帅宇,用科技赋能传统农业,带动1.2万农户增收超3000万元……他们用行动证明:青春在创新中闪光。

会场上,掌声经久不息,这是对劳动者的礼赞,更是对工匠精神的致敬。在这片热土上,无数像他们一样的奋斗者,正在用双手编织着更加美好的明天。

编辑:杨清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