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清晨的阳光洒在湖南省中方县荆坪古村的项目施工现场,已经从事木工行业40多年的老师傅张举元正小心翼翼地对照图纸进行推刨,他手中的木构件将被用于修复村内一座古建筑。
“老手艺不能丢,每一刀都要对得起祖辈传下来的技艺。”张举元的额角沁出汗珠,语气却透着坚定,“我就是中方县本地人,能够为家乡的旅游发展献出一份力,我感觉很自豪。”
木匠师傅们正在施工作业(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作为第五届湖南省旅游发展大会的重点观摩项目,荆坪古村提质改造工程自启动以来便进入“加速模式”。施工现场,运输车辆穿梭不息,切割声、敲打声与鸟鸣交织成独特的“建设交响曲”。
荆坪古村历史悠久,在这场改造行动中,木工技艺成为修复古建筑的关键力量。工人们分工协作,有的在修复古宅的木结构梁架,有的正将雕刻完成的窗棂拼接成整体。
“这些老房子的结构复杂,每一处榫卯连接都关乎着建筑的稳固,一点都马虎不得。我们必须按照传统工艺,精准制作每一个构件,才能让老建筑重现昔日风采。”木工师傅张平同样已经从事这个行业40多年,他们所在的团队承担了10余栋传统建筑的修复任务,部分复杂构件需耗时半月才能完成。荆坪古村木工团队中既有深耕木艺的老师傅,也有新生代,两代人通过“传帮带”将非遗技艺融入现代工程管理,确保工期与品质并重。
在这里,每一根木材都承载着历史,每一次敲击都在叩响未来,古村改造不仅是砖石木材的修复,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守护与传承。木工师傅们用双手雕琢时光,让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熠熠生辉,古村也将在他们的努力下迎来新生,续写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
项目技术负责人在施工现场指导施工(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工程建设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一处细节都关系着景区未来的风貌。” 秉持着这样的信念,江华全身心地扑在中方县荆坪古村创4A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施工现场一片繁忙,作为湖南建工第七工程有限公司荆坪项目技术负责人,他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工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截至目前,码头基础与主体施工已经完成,进入装饰装修阶段,主要进行石材铺贴工作,水下部分也已完工。现在,施工团队正全力拆除90多米长的土石方围堰。“施工队利用4台挖机,其中1台长臂挖机,采用多次中转方式,将土石方转运至河岸,再由拉土车运走,预计三天内完成拆除。”江华介绍道。
中方县荆坪古村各项提质改造项目正有条不紊地推进中,文化场馆布展项目作为其中的关键一环,承载着古村文化传承与旅游体验升级的重要使命。
在荆坪古村中方驿节点施工现场,头戴安全帽的工人各司其职,屋顶之上,工匠紧扣木梁搭建,工具起落间校准结构衔接;地面之处,施工人员专注铺设板材,为屋面稳固美观筑基。木质围栏与建筑框架渐露雏形,机械作业声、工具碰撞声与交流指挥声交织,绘就项目加速推进的实干图景。在同为文化场馆布展项目的大乐元音古琴馆施工现场,工人们正以“修旧如旧”原则推进现有承重结构加固与文化空间塑造。
据了解,荆坪古村文化场馆布展项目主要包括中方驿、匠志集非遗体验馆、荆坪游文化行馆、大乐元音古琴馆等场馆,以“修缮改造”为主的方式进行施工,项目规模共计2376.55平方米,用修缮守护古建肌理,借布展创新让文化“可触可感”。
随着各项目的稳步推进,荆坪古村正以“文化+体验”的双重升级,为第五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呈上荆坪古村文旅融合的文化新名片,让八方游客在此读懂古村历史,邂逅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旅魅力。(谭莹莹 陈攀 陈明 石端)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