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上午,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期间湖南自然资源事业发展成就。记者获悉,五年来,湖南全面推行田长制,统筹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现有耕地5502.76万亩,超过国家下达的耕地保护目标(5372.66万亩)130.1万亩,建设占用耕地面积相比2020年下降61.5%。

(新闻发布会现场。 赵瞳铱 摄)
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省自然资源总督察李全胜介绍,湖南深入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省探明矿产122种,钨、铋等34种矿产保有资源量居全国前三,“十四五”时期新增锰矿资源量5567.6万吨、锂矿资源量225.3万吨。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新增锂资源量131.3万吨,刷新了同类矿床规模纪录。
“五年来,我们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支撑美丽湖南建设更加有力有为。”李全胜表示,“十四五”期间,全省共计投入生态修复资金91.71亿元,完成保护修复面积132万亩。建成绿色矿山382家,数量居全国第4、中部第1,大中型矿山比例从 15.59%提升至45.70%。在全国率先建立跨10部门的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协同推进机制,已部署36个试点项目,成交8个、金额29.32亿元。
在民生服务方面,湖南筑牢地质灾害防治“生命工程”,5年来,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3.86亿元,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830 个,排危除险4826处,避险移民搬迁4145户,通过精准预警成功避让地质灾害414起,避免可能伤亡4402人。推动不动产登记提质增效,“交房即交证”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惠及56万余户家庭。攻坚克难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为130余万户家庭解决登记难、办证难问题。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超1000万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登记18万宗。(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赵瞳铱)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