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湘西8月10日消息 湖南湘西凤凰古城,华灯初上,北门城楼下,双脚夹笔,墨走龙蛇;都市街巷深处,车水马龙,独轮飞驰,蓝衣穿梭,准时送达。这是李向阳,一位失去双臂,却将生活过得比常人更丰盈、更坚韧的“多面手”。
从街头书法家到外卖骑手,再到公益先锋,他每一步都踏在命运的坎坷上,却用不屈的意志和温暖的心,丈量出生命的无限可能,点亮自己,也照亮他人。
墨香里的尊严:双脚夹笔,从怜悯到敬意
1995年,李向阳出生于怀化市会同县一个普通农家,4岁时因意外电击失去双臂。
失去双臂后,父母开始教年幼的李向阳以脚代手,练习吃饭、洗脸、刷牙。常人眼中的小事,他需付出多倍努力。“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来”,他以惊人的毅力挖掘双脚潜能。
八岁时,他便用脚趾夹起毛笔,日复一日地练习,并开始在街边摆摊。最初,行人的目光里多是“同情怜悯”。这些都没有击垮他,反而化作倔强的燃料。蘸墨、悬腕、落笔,宣纸上的痕迹从稚嫩到遒劲。
“我每天几乎都写,就靠长时间的一个练习。后来通过在互联网上学习,书法技艺也更加成熟。”李向阳告诉记者。
岁月沉淀,路人的目光悄然转变。“通过坚持,别人再看到我的字,更多的不是同情怜悯,而是一种认可尊敬。”双脚写就的书法,成为他赢得尊严的独特勋章。
李向阳在凤凰古城摆摊卖字(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2015年,李向阳只身来到凤凰古城摆摊卖字。当地相关部门被其身残志坚的精神感动,专门为他划定了摊位。这份来自陌生城市的温暖,让他坚定了用书法传递力量、回馈社会的信念。
独轮上的温度:风雨兼程,“蓝骑士”传递人间暖意
书法摊的收入,像凤凰的天气,阴晴不定。两个即将入园的孩子,让李向阳肩上担子更重。一个无臂之人,能做什么?“送外卖!”这个念头源于责任,更深藏着一份期许——他想证明,“只要有心,肯努力钻研,即使身体残缺,也依然能出色工作”,以此激励更多残障朋友走出家门。
注册众包APP,挑战开始了。操作手机、取放餐品、骑车导航,常人易如反掌的动作,对他都是难关。李向阳回忆道,第一次送外卖时就遇到了棘手状况。他接了一个距离约五公里的单,用简易挎袋装着餐品就出发了。由于缺乏经验,袋子里的汤汤水水没能固定好,送达时不仅超时了,汤汁也洒漏了一些。
“我当时特别不好意思,”李向阳说,“我赶紧跟顾客道歉:‘对不起,我第一天送,没经验,这单我赔您钱吧!’”让他没想到的是,那位顾客非常宽容,“连连摆手说:‘没事没事,不用赔,没关系。’”
更让李向阳感到暖心的是,当他回到家查看手机时,发现这位顾客不仅没有投诉,反而默默给他打赏了两块钱。“这件事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心里特别暖。”他说。
后来,李向阳通过实践和学习,不断“进化”——用磁吸装置将手机固定在断臂上紧盯订单;背上专业外卖箱提高效率;热心的同行骑手教会他在平台“报备”商家出餐慢的技巧,争取更多配送时间。
如今,独轮平衡车是他的“战马”,蓝色外卖箱是他的行囊,从上午10点到夜幕降临,风雨无阻。路途上,同行“兄弟太牛了”的喝彩,商家“不急,请你吃碗粉”“送你杯奶茶”的善意,顾客“慢慢送,超时不要紧”“我下来取”的体谅,汇聚成支撑他前行的暖流。
顾客为李向阳点赞(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我要持续把外卖小哥这个工作做好,给自己的孩子做个榜样,尽量每一份餐都不超时。”这份朴素的承诺,是他对职业的敬畏,也是他回报世间温情的执着。
公益路上的心灯:从自助到助人,照亮万千迷途
2016年,公益为李向阳打开了另一扇门。一次邀请,让他走进校园。“讲课之后还可以教同学们写字”。
“以前我很自卑,害怕别人盯着看,非常不自信,甚至有些抑郁。”助人,让他发现了前所未有的价值。“虽然摆摊不算‘光彩’的工作,但能通过自己努力帮助人,比如资助学生完成学业,我就觉得很有价值。”李向阳告诉记者。
在乡村、在学校,他分享自己的故事,教孩子们用脚写字,传递“坚持”的信念。“帮助别人的同时,最终受益的还是自己。”
李向阳走进校园,投身公益(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公益重塑了他——从自卑的“断臂少年”,蜕变为“湖南省优秀志愿者”“湖南好人”,并光荣入党,成为凤凰县山那边公益协会的党支部书记。
“通过公益,让我越来越自信开朗,从普通群众到共产党员。这一切都是感恩与助人带来的成长。”他深知残疾人心中的阴霾,因此选择“跑在阳光下”,用自己风雨兼程的身影,告诉所有人:残缺,绝非前行的路障。
如今,李向阳仍在不断拓展着生活的边界。 他购置了一台运动相机,正努力学习拍摄和剪辑,计划用Vlog记录下自己穿梭于城市街巷送外卖的点滴日常。“我想用这种方式,让更多人看到一个没有双臂的人,是如何努力生活的!”
【记者手记】
在凤凰古城的街巷与都市的车流中凝望李向阳,总被一种平静而深沉的力量所触动。他用颤抖的脚踝悬腕挥毫,墨迹流淌着不屈;他背负外卖箱一步一阶攀爬楼梯,喘息声中是无声的担当;他站在讲台前,用自身经历点亮孩子们眼中的光——他以不同的方式,始终在用行动诠释:生命的意义,在于如何以残缺之躯,去奋斗、去爱、去照亮。
李向阳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却因那份从苦难中淬炼出的坚韧、在平凡中坚守的责任、于受助后反哺的赤诚,而格外厚重。他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深处的顽强;如一束光,为迷途者照亮前路。失去双臂的他,用双脚丈量着生命的辽阔,活出了尊严的高度。无臂向阳,追光而行,他本身就是那束温暖的光,昭示着:心中有光,脚下便有坦途。
策划:王宇晨
记者:黄珂岚
视频:肖昕翔 张程前 徐智滔 罗煌阳(实习)
配音:唐捷妮(实习)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