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永州7月31日消息(记者 杨清 实习记者 马湘涵 通讯员 单建华)近年来,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依据“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创新推出“一村一品一主播”培育行动,探索出一条“政府引导+电商赋能+直播引流+村企联动”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助力优质农特产品搭上“数字快车”,实现“云端”热销。

“过去农户自己直播,没流量、缺技巧,好东西卖不出价。现在政府搭台、部门联动,我们只管把产品种好、做好!”零陵区梳子铺乡种植户黄建辉的感慨,道出了该行动的核心——以机制创新整合资源,变“单打独斗”为“系统作战”。

为此,零陵区构建了“市级统筹、区级主导、乡镇主责、村级响应”四级协同机制,整合18家区直部门和2家社会团体资源,组建5个专项指导组,分工负责队伍搭建、宣传造势、产品优化、技术保障和监督管理。通过举办直播带货大赛,推动镇村干部、政协委员走进直播间担任“推荐官”“代言人”,鼓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民营企业家化身“带货达人”,利用政府公信力、社会影响力和市场洞察力,共同点燃直播热度。

梳子铺乡直播带货专场推介三华李等特产(央广网发 杨福刚 摄)

为解决农产品“困于深山、滞于市井”难题,零陵区在“产、人、销”全链条精准施策。通过深入挖掘各乡镇70余款特色农产品与文创产品,严格把控食品安全标准,确保品质过硬。采用“理论+实操+竞赛”模式,举办3期“主播培育提升班”,培训200余人次。

通过系统教学、试播演练和大赛比拼,培育出102名覆盖乡镇干部、种植大户、非遗传承人等群体的本土优秀主播。积极打造“零陵村播”抖音IP,突破室内直播间限制,将镜头对准古村落、文旅景点和田间地头,开展“见物见景见文化”的场景化直播。邀请种植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用乡音讲述故事,结合现摘现吃、现做现尝的沉浸式体验,直观传递产品价值。

黄田铺镇直播带货专场推介山茶油(央广网发 杨福刚 摄)

“我们建立了实时数据监测和反馈机制,深度分析观看人数、互动率、转化率等核心指标,据此优化选品、话术和场景,让流量真正转化为销量。”零陵区新媒体协会副会长黄孟荣介绍道。

在科学的数据引导下,直播带货大赛成效显著:累计举办线上直播32场,吸引超百万人次观看,点赞量突破700万次。总销售额突破80万元人民币,成功带动农产品销售。接履桥腊牛肉、梳子铺三华李、邮亭圩油桃等成为“爆款”,珠山乐塘皮鼓等非遗好物获得广泛宣传。打造出以区级直播实践创新基地为核心、联动16个乡镇(街道)的“1+16”实践基地体系,为常态化直播提供坚实保障。

水口山镇直播带货专场推介牛扣等土特产(央广网发 杨福刚 摄)

“乡村振兴需要培育特色产业,并借助数字化拓宽渠道。”零陵区委网信办主任张兴国表示,“未来,我们将紧跟时代步伐,深化探索‘农业+旅游’‘农业+文化’等新业态,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持续动力。”

从“单打独斗”到“系统作战”,从“深山好物”到“云端热销”,零陵区以“一村一品一主播”行动为支点,正撬动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编辑:黄珂岚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