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湖南省桂东产业开发区坚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将182.01万亩林地(含15万亩楠竹林)及26万亩道地药材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以“生态工业”为笔,“药竹木”产业为墨,一幅“绿意环绕、厂房林立”的生态工业画卷徐徐展开,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同频共振。

桂东产业开发区俯视图(桂东产业开发区 供图)

龙头引领,中医药产业结硕果

“以前为了生计不得不外出务工,现在在家门口的车间就能上班,既能照顾老人又能陪伴孩子,每月还能挣到稳定收入。”在湖南广玉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GMP车间,正忙着打包足浴包的周女士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湖南广玉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中药材足浴包车间(桂东产业开发区 供图)

这家2020年落户的企业,计划总投资15亿元,已完成3亿元投入,建成8.5万平方米现代化厂房,形成集中药材种植、收购、加工、存储、销售、科研、康养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目前,企业在县内多个乡镇拥有1.6万亩自有道地材种植基地,带动农户种植3.5万亩,直接提供就业岗位超100个,产业链辐射就业1000余人,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桂东坐拥“中国生态高山中药材之都”美誉,现有中药材种植企业19家,包括1家省级、4家市级、14家县级龙头企业。“一县一特”中药材成功纳入“湘九味中药材”区域公用品牌,七叶一枝花、黄精、罗汉果荣获首批“湘赣红”授权,“桂东黄精”“桂东罗汉果”斩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品质是桂东药材的核心竞争力。桂东生产的岗梅有效成分浸出物达12.5%,超出药典标准5个百分点;厚朴酚含量4.25%,高于药典标准2.25个百分点;黄精多糖(以无水葡萄糖计)10.35%,超出药典标准3.35个百分点。凭借过硬品质,桂东积极融入湘赣粤港澳中医药产业链协同发展联盟,推动广玉、珍源、瑞源等药企与华源医药、华润三九等行业巨头深度合作,品牌价值与市场竞争力持续攀升。

绿色转型谋突破,竹子产业拓新局

青山乡的群山之间,竹海莽莽,竹韵悠悠。桂东县众意竹木开发有限公司的毛竹初级加工点就掩映在这片绿色之中,生态底色与产业发展交相辉映。

“自2018年7月入驻以来,我们在全县设立5个原材料初级加工点,每年向农户支付楠竹款及工资超2000万元。”公司董事长赵铁球介绍。

桂东县众意竹木开发有限公司竹产品展厅(桂东产业开发区 供图)

这家占地42亩的企业,专注楠竹综合开发,其高耐户外防腐竹地板及户外用品不仅畅销全国,更是远销欧美市场,2024年销售收入突破4000万元,直接带动500余人就业。

依托《桂东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2020-2025)》,当地构建起完善的生态制度、安全、空间、经济、生活、文化等体系。今年以来,借谋划“十五五”规划与《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东风,桂东聚焦竹林资源培育、精深加工、产品设计制造、市场拓展全链条,持续提升“以竹代塑”动能、产能、效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助力减少塑料污染。

链式发展增效益,林木产业启新程

“公司订单排到了年底!咱们的木材品质好、密度高、产品质量过硬,深受兔宝宝、欧派等一线品牌青睐。”湖南中合林木有限公司法人刘功全难掩激动。

这家占地50亩的企业,总投资1.2亿元,建成4.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以木材精深加工为主业,年加工木材8万立方米,年产值约8000万元,年纳税800万元,直接安置就业300余人,拉动产业链就业上千人。更值得关注的是,企业计划再投资2.3亿元建设生物碳制备及高品质冶炼碳制备生产线,将木材加工边角废料、秸秆等资源化利用,进一步提升附加值,延长产业链。

湖南中合林木有限公司板材生产线 (桂东产业开发区 供图)

立足资源禀赋,桂东紧扣“一主一特”产业定位,创新招商模式,成立东莞市湖南桂东商会、派驻大湾区招商小分队,仅7月就签约项目6个,其中3个落户产业开发区,总投资额达3.6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以强产业为重点,强项目为抓手,强招商为突破,强生态为主导,强服务为根基,持续擦亮‘身在桂东、办事轻松’品牌,为企业发展提供全周期优质服务,确保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桂东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陈建光说。(李臻)

编辑:杨清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