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茯苓产业集群获评“湖南省中小工业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园区综合排名由2016年的湖南省第134名跃升至2023年的第29名,连续3年成功引进“三类”500强企业落户靖州……

近年来,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用“靖州服务”促“靖州速度”,打造新时代农业产业化“靖州现象”。

丰富多元业态,增收致富日子甜

“一双,两双……现在生了18个蛋了!”近日,正值中午,坳上镇木洞村村民周家平已经迫不及待地进到鸡舍。

茯苓七彩山鸡蛋(何峰 供图)

周家平今年70岁,健朗的他说起七彩蛋鸡养殖,可谓是一股子劲,“这些鸡都是统一免费提供的,吃的都含有茯苓粉,所以鸡蛋里面都含有茯苓酸,广受大家欢迎,供不应求。”

周家平口中的七彩蛋鸡养殖,是由靖州引入的一家专注从事山鸡七彩鸡蛋生产、研究的全产业链型现代农业企业——湖南炎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炎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引入,可以通过养殖山鸡助推乡村振兴,帮助山区群众致富。同时也对推动形成‘山上中药材种植、山间生态养殖、山下高标准农田示范’的立体循环农业产业,进一步链接产业,更好推动县域强起来、群众富起来起到了强大推力。”靖州农业专班小组负责人介绍道。

“我们通过‘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模式,以订单收购的方式引导脱贫户、监测对象、其他农户发展七彩蛋鸡养殖企业,并统一为他们免费提供蛋鸡、防疫药品、疾病诊断等服务。”湖南炎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攀说,企业会与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签订委托服务合同,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

重大项目再提速,百姓幸福再加码

去年来,靖州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做优做强农业特色产业,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靖州竹林(何峰 供图)

“原来竹子卖不起价,常年烂在地里,现在根本不愁销路,一根毛竹能卖十几元,经深加工后,能卖上百元。”靖州甘棠镇甘棠村辰铭竹木乡村振兴车间负责人明小军说,楠竹不仅是生态屏障,也是富民增收的重要资源,老百姓在家门口当起“上班族”。

素有“中国杨梅之乡”“中国茯苓之乡”美誉的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去年底,捧回了第三张“国字号”招牌——“中国楠竹之乡”。

敢闯敢拼的靖州人,在楠竹产业开始了新征程——按照“竹笋做食品、竹竿做新型建材、竹粉做活性炭、竹下脚料做生物质材料”的加工模式,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全产业链”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

如今,楠竹成为当地继杨梅、茯苓之后富民强县的第三大产业。

靠前精准服务,筑好企业“梧桐树”

“茯苓之乡”到“农业强县”的背后,是产业链的持续深耕,更是厚植沃土带来的强大合力。

项目从洽谈到签约再到投产需要多少时间?“靖州速度”在不断刷新这个答案。

修正药业集团(湖南)生物医药项目从签订框架协议到签订正式合作协议用时仅10天,亿欧新材料从建厂到投产仅用时4个月……

洽谈即服务、签约即供地、开工即配套、竣工即交证“四即工作模式”,将企业登记时间压缩到0.5个工作日以内,是靖州给企业的“定心丸”。

“靖州紧贴企业经营发展实际需求,为我们提供‘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多次帮助我们解决了各类涉税疑难问题,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发展动能。”湖南亿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杨文颂对县税务局的高效办税、贴心服务表示赞扬与感谢。

从项目到园区,靖州以“保姆式”服务打动了不少在靖企业的心,更多企业在靖州落地生根、乘势发展。

近年来,靖州将优化营商环境视为重中之重。由县级领导带领,常态化开展“三送三解三优”行动,着力整治吃拿卡要、政策不兑现、拖欠企业账款等问题;设立县委书记、县长“园区坐班日”,现场协调解决企业在资金、用地、用工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让企业家专心致志地在靖谋发展,城市吸引力也随之提升,吸引更多企业向靖州集聚。

“通过政府的培训,掌握了更多技能和知识,在工作上更加得心应手。”展通科技的实验员何其洺在参加完培训后,有感而发。

靖州不断突破,始终坚持以创新破题,舍得投入和付出。去年来,靖州通过“送培训下乡”等各类培训班,培训出一批拥有专业技能的工人,与职业技术学校合作,为园区企业源源不断提供更专业的技术工人、产业工人。大力引进产业专家,比如在楠竹产业发展方面,全年从楠竹种植、楠竹板材加工、楠竹食品、楠竹机修等方面引进1—2名专业技术人才,为打造楠竹“百亿”产业夯实人才根基。

与此同时,该县开展春风行动招聘活动,通过走访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和求职者的就业意愿,帮助企业与求职者实现更精准地匹配。

靖州招才引智的决心和魄力为企业注入了更强劲的发展动能。

2023年,靖州共开展线下招聘场次30场,发布岗位1265个。当中包括帮助困难人员就业332人,其中残疾人数有26人,零就业家庭成员人数有230人,解决重点企业用工人数有361人。

百亿链主踩上“风火轮”

在靖州县茯苓科技产业园的马路上,一架架装满了茯苓的货车整装待发,他们有的开往广西、有的开往云南,在全国各地都能看到来自靖州茯苓的身影。

靖州茯苓科技产业园(何峰 供图)

“‘政府搭建园区平台,园区培育龙头企业,企业链接基地农户’的思路,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从茯苓产品粗加工向食品、药品、化妆品行业延伸,拓展茯苓大健康产业渠道。”靖州产业开发区招商人员介绍说,“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就是这样一点点串珠成链的。”

此后,靖州成为全国最大的茯苓集散地、茯苓加工及出口基地、茯苓菌种供应和技术推广中心,具有全国最完整的茯苓产业链条、最大的茯苓加工交易中心、唯一的“茯苓价格指数”信息发布平台,已研发出茯苓药品、食品、饮品、美容等精深加工产品110多种。

每天从靖州交易出去的茯苓在200至400吨,一年下来的茯苓交易量达8万吨,约占全国的70%以上,以茯苓为主的中药材产业种植面积达6.8万亩,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46.7亿元。

但这远不是终点。在发展创新的路上,靖州,从未止步。

2023年靖州再获“中国楠竹之乡”,是湖南省竹产业重点发展区、怀化市首个获批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拥有竹林21.6万亩。

凭借着茯苓、楠竹、杨梅三大特色,靖州积极发展“一主两特”的现代产业体系:以茯苓为主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楠竹为主的生物基新材料。据了解,2023年,茯苓、楠竹、杨梅三大特色产业链总产值达90亿元以上。

靖州的强势发展,从不是“单刀赴会”,而是合众人之力,共同登顶。

“靖州提供的‘毛坯房’值得我们‘精装修’,不仅送政策上门,还有针对性地为企业解决‘身前身后’事。”谈及在靖州发展的感受,吴攀直言,有安全感,有获得感,也有归属感。

靖州以产业基础为主导,实施精准招商、产业招商、产业链招商等,针对性补链、延链、强链;重点引进“三类500强”、央企、知名民企等具有产业带动和集聚能力的大型企业。

此外,靖州还积极创新招商方式,坚持“以投带招”,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产业链健全的项目,按照市场化原则,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吸引优质项目落户靖州。

成果自然是显著的。

当前,靖州拥有竹加工企业41家,年加工楠竹30万吨以上,产值近20亿元。22个楠竹加工产业项目正加速落地和建设,争取在2027年前将楠竹产业打造成百亿产业。

招商引资是靖州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产业是发展的根基,营商环境是发展的沃土。用肥沃的土壤孕育着产业的根系,新时代农业产业化“靖州现象”正逐步显现。(何峰 杨超 李大升 肖扬琳 胡耀文)

编辑:黄珂岚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