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的绥宁,层林尽染。连绵起伏的山峦间,26.51万亩油茶林蔚为壮观,一颗颗饱满的油茶果挂满枝头,成为山林间最动人的风景。

村民采摘油茶(宋三龙 摄)
11月4日,湖南省绥宁县寨市苗族侗族乡下寨村的300亩油茶林里,洁白的茶花与红褐的油茶果相映成趣。30余名村民背着竹篓穿梭林间,灵巧地采摘着饱满的果实,欢声笑语回荡山谷。不多时,一袋袋沉甸甸的油茶果便装满了车,一幅产业兴、乡村旺的丰收画卷鲜活铺展。
作为村里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林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下寨村充分盘活荒山荒坡资源,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深耕油茶产业,让曾经的闲置山地变成了带动百姓增收的“摇钱树”,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我村现有油茶林300余亩,现已进入盛产期。”下寨村总党支部书记梁石荣望着漫山绿意,脸上满是欣慰与自豪,“今年预计产果10万斤,榨油5000斤左右,能给村里带来20余万元收入。这满山油茶不仅染绿了荒山,更让乡亲们的腰包鼓了起来,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油茶采摘现场(宋三龙 摄)
近年来,绥宁县将油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资金补助,加之林业部门科学规划、精准施策,在种植技术、品种改良和示范基地建设上持续发力。以“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作坊协同、农户广泛参与”的产业化模式,推动油茶产业从单一种植,拓展为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产业化道路越走越宽。
如今,绥宁油茶林面积已达26.51万亩,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预计2025年,全县油茶果产量达31503.4吨,茶油产量1977.1吨,总产值超1.5亿元,惠及13万农民,成为带动农户增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引擎。
油茶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更盘活了农村闲置劳动力。大量季节性就业岗位的涌现,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稳定增收——通过土地流转和林间务工,每年能多赚数千元,油茶真正成了大家的“幸福树”。

油茶花果同树(宋三龙 摄)
“村里的油茶产业真是办到了我们心坎上。”村民杨荷玲一边麻利地采摘果实,一边笑得合不拢嘴,“不用背井离乡,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照顾老人孩子,这样的好日子,全靠这满山的‘宝贝’。”
以“小油茶”撬动“大产业”,绥宁县成功探索出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并进、集体经济与农户增收互利共赢的乡村振兴之路。曾经的荒山林,如今蜕变为带动群众增收的“致富林”;绿水青山,真成了“金山银山”。越来越多的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村庄因产业焕发新生机,一幅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画卷,正在绥宁的青山绿水间徐徐展开。(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