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衡阳3月22日消息(记者张志诚 通讯员颜伶俐)春分前一段时间,草市镇周边乡镇的村民开始忙碌,准备春分日去草市老街做买卖,或者“看热闹”。一年一度的传统民俗“赶分社”,因为疫情原因停摆了两年,今年的“赶分社”比春节还令人激动。

“赶分社”,就是赶大集。这是草市镇独有的民俗文化,相传可追溯到明朝,在清朝形成相对固定的习俗,即春分日前后在草市镇老街赶集,买卖和交换生产生活物资。当地老人介绍,以前为前三后四共七天,后来慢慢演变成了春分日前后,共三天。

春分,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从气候统计史上看,春分过后,天气日渐温暖,阳光更加明媚。一年的农家生活和农耕生产,从春节后的“半休”,恢复到正常作息。

草市镇位于三水交汇处,自古为商业和战略要地(央广网记者 张志诚 摄)

草市镇在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南部。衡东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永民介绍,茶陵河、安仁河在此注入洣水,河面宽阔处可达百米,一路奔腾,汇入湘江。

草市镇伴水而建,拥有洣水最美的河段,无论季节变换,鸟瞰平视,总是那么赏心悦目。河央绿洲百鸟筑巢,河岸民舍花林映水,河水清澈碧波照人。水质常年保持在二类以上,有的月份可达一类,达到了直接饮用水标准。

因水而生,几千年来,人类的生衍与水息息相关。远古以来,崇山峻岭的湖湘地貌,江河决定了地域的兴衰。草市镇得自然之灵气,物华天宝,形成古老船埠,吸引了大量先民迁居于此。资料显示,古镇最初形成于唐宋时期,明代开始在此设巡检司,并因其处有一大练兵草坪而取名为“草司”,至清代咸丰三年更名为草市。

逛集市的喜悦(央广网记者 张志诚 摄)

“赶分社”吸引众多游客和摄影者前往(央广网记者 张志诚 摄)

“赶分社”吸引众多游客和摄影者前往(央广网记者 张志诚 摄)

“赶分社”是当地最具人气的民俗,被列入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地专注民俗文化的网友聂风介绍,明清时期,当地农官“勤政亲民”,为不误农时,使人民依时做好农具、耕牛、种子的准备,指定春分日为交易日。每至春分时节,在洣水河畔设市交易,慢慢声名远播,以至周边衡山、攸县、安仁、茶陵等地不少人带着自己的土产前来做买卖。

3月21日,记者慕名前往草市镇采访“赶分社”。

糖油粑粑是集市一大特色(央广网记者 张志诚 摄)

传统农用工具仍然有市场(央广网记者 张志诚 摄)

“赶分社”(央广网记者 张志诚 摄)

上午8时左右,所有前往草市老街的路口都有镇政府工作人员值守,任何车辆都不能进入。长达千米的大街小巷,人头攒动,商贾云集。农民用各种便捷交通工具将农产品运进集市摆摊设点,多数与农村日常生活、农业生产相关,如木梯、桌椅、中草药、苗木种子、锄头、绳索等;还有小五金交电、针织鞋袜、儿童玩具、冰糖葫芦、棉花糖、爆米花,琳琅满目。大件的家电和农机用具不会进入赶集市场,反倒令“赶分社”民俗氛围更加浓郁。

“赶分社”(央广网记者 张志诚 摄)

“赶分社”(央广网记者 张志诚 摄)

“赶分社”(央广网记者 张志诚 摄)

草市镇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赶分社”有两个特色标签:中草药和牛市。

进入老街,许多人成捆成捆购买中草药。草市镇工作人员介绍,当地草药资源丰富,大多都是村民从山上采集来的。当地有“吃药下田”的说法,即吃了中草药,下田就不怕得风湿了。

来来往往“赶分社”的人(央广网记者 张志诚 摄)

满载而归(央广网记者 张志诚 摄)

牛市令记者耳目一新。

草市镇的牛市交易时间与“赶分社”吻合,一年一度,仅在春分前后进行,共三天。四乡八里的乡亲,卖牛人和买牛人天刚亮陆续进入牛市。卖牛的牵着牛匆匆而来,买牛的准备好钱也希望捷足先登,谁都希望捡到彩头。

牛市已成远近闻名的交易“节”(央广网发 颜伶俐 摄)

牛市已成远近闻名的交易“节”(央广网记者 张志诚 摄)

牛市离老街数百米远,路旁一个矮山包的树林里,远远可听见牛的哞鸣。

约八点半,记者在村干部引领下进入牛市。树林里放眼望去有近百头牛,乡亲们三五成群围在牛旁。村干部说,牛市的由来历史悠久已不可考,传统牛市交易用“手语”,即交易双方都不说话,手握着手在袖子底下打手势谈价格。

“手语”交易(央广网记者 张志诚 摄)

3月21日的“牛王”,价值3万元(央广网记者 张志诚 摄)

牛市(央广网记者 张志诚 摄)

关于“手语”有多种解读。一位老者介绍,打手语是为了不让牛知道要卖它。牛是农家之宝,过去卖牛多数是迫不得已之举。

随着时代发展,农村已基本实现机械化,牛耕田的传统慢慢让位于“铁牛”。

在牛市交易的几乎是清一色黄牛。记者在牛市穿行观察,没有见到一头耕田的水牛,但是“手语”传统在一些“老”字辈中得以保留。

据悉,为了确保今年的“赶分社”顺利开展,草市镇党委、政府提前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全体机关干部职工全员上岗,采取流动巡逻与定点执勤方式,进行安全巡查与引导,确保“赶分社”期间社会稳定,水陆交通安全,市场交易公平公正。

等待新主人的黄牛(央广网记者 张志诚 摄)

牛市交易以黄牛为主(央广网记者 张志诚 摄)

编辑:唐丽丽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