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永州9月19日消息(记者 黄珂岚 实习记者 罗煌阳)在湘南腹地,一个传统农业县正以惊人的速度在新能源赛道上崭露头角。宁远县,这座曾经以农业为主导的县城,如今凭借一粒粒小小的锂电池,驱动了智能制造的庞大产业群,实现了从单一企业落地到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华丽蜕变。

“近年来,高新区协同电力公司,结合每个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用电规律,‘一企一策’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用电方案,帮助企业避开用电高峰,有效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湖南省永州市宁远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

面对产业转型的浪潮,2016年,宁远成功引进了第一家主营备用电源及电脑周边材料的电子公司,播下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第一颗种子”。

宁远县将锂电池产业作为“一主一特”产业优先发展方向,举全县之力培育产业生态链。组建专业招商团队,精准对接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外壳结构件等上下游企业。真诚换来回报。2017年—2018年,一批主营锂电池电芯制造的企业在宁远落户,实现了宁远锂电池产业从“零”到“链”的关键突破。随后,隔膜、电解液、负极材料、电池烘烤设备制造等配套企业纷至沓来。

近三年来,宁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到2025年,宁远锂电池产业已构建起全链条覆盖的产业体系,从基础材料到终端应用各环节齐备。引进核心电池制造企业21家,集聚先进电池材料及锂电设备企业44家,拓展下游应用终端企业22家,相关配套服务企业10余家。达到隔膜年产10亿平方米、电解液年产能10万吨、电芯年产能超5亿颗,锂电设备600多台套的产能规模。实现了“一支锂电池,所有核心要素本地造”的产业生态。

该县积极搭建创新合作平台,与高校开展战略合作,建设宁远锂电材料工程研究中心,聘请多名高校教授担任专家团队,一体推进科技创新赋能。开展“一企一研发机构”行动,支持秉康新材料、湖南锂都等企业建设工程技术中心。

宁远县绿色能源新材料研究院(锂电工程研究中心)(央广网发 蒋文衍 摄)

湖南锂都与中南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合作,在固态电解质隔膜和钠电池高能量密度储能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匠芯新能源等5家企业15个产品入选省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名录,沃尔顿“高倍率、高能量密度圆柱锂离子电池研发与产业化”获省“100个重大产品创新项目”表彰奖励。多家企业从单一的消费类电池,成功拓展至储能、电动工具、低速电动车等高速增长的新赛道。

湖南锂都职工操作自动装配线(央广网发 蒋文衍 摄)

宁远还采用“政府机构牵头、促进组织支撑、集群企业参与”的方式,制定《宁远县小电池产业集群培育提升行动计划(2024—2028年)》。80余家锂电及相关配套企业集聚在园区,半径5公里内可完成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电芯等全环节协作,大幅降低物流成本和供应链风险。

2022年以来,通过开展闲置土地、空闲厂房专项清理,累计为集群产业供应项目用地450亩,盘活低效土地125.72亩,建成新能源新材料标准厂房60万平方米。成立智通产投人力资源公司专门为园区企业解决用工难题。宁远职业中专学校建在园区,开设电化工程、机电技术等专业班11个,每年为集群订单式培养“技术工匠”1000余人次。建立聚能创新产业基金,支持锂电产业发展壮大。深入开展政银企对接,2023—2024年累计发放贷款6.7亿元,助力沃尔顿新能源等4家企业入选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

历经数年的精心培育,宁远锂电产业已结出硕果,纳入了《湖南省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三年行动计划》“一核一极三辅”产业空间布局,被《湖南省应急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为“应急动力能源”特色产业增长点。宁远将继续深耕新能源赛道,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最优服务,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编辑:杨清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