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一场横跨3000公里的产业“链”动在新疆哈密展开——来自湖南娄底、陕西及新疆哈密等地的政府、行业协会、金融机构与企业代表30余人齐聚于此,调研钛产业发展,举行产业对接交流会,共绘“钛”产业协同发展蓝图,以战略远见将地理距离转化为发展势能。

“娄底与新疆虽相隔千里,却因钛产业结下深厚缘分。”娄底市政协主席梁立坚说,“娄底建设中部‘材料谷’,正全力打造‘中部钛谷’,新疆则是全国钛资源与产业重镇,而陕西是中国钛产业的发源地和核心聚集区,有丰富的技术储备,我们相向而行,资源禀赋与产业优势互补,合作空间广阔。”

新疆湘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刘强 摄)

娄底与哈密相隔3000公里,但产业纽带紧密相连。作为从娄底走出来的企业,湖南五江控股集团(简称五江控股)投资兴办新疆湘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全国首家集“钛矿—海绵钛—钛加工材—钛制品”一体的钛全产业链企业,在哈密建成全球单体最大的年产8万吨海绵钛生产基地。

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现代化的生产车间,构建了产业合作的坚实基础。娄底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梁小兵表示,基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完全有条件形成“新疆原料+娄底加工+全国市场”的产业闭环,开创“疆料湘用、湘技疆联”的协作范式。

当前,娄底市正在加快建设投资规模600亿元、涉域近20平方公里的“中部钛谷”。今年3月23日,钛材料(娄底)全产业链招商项目集体签约活动成功举行。现场签订57个合作项目,涵盖钛矿采选、高端加工、技术研发等全产业链条,总投资金额达423.55亿元。

作为娄底钛产业发展的核心和引领区,娄底经开区“以钢带钛、协同增效”的产业链优势明显。该区拥有全球领先的汽车板200万吨/年、高端硅钢300万吨/年、高强钢100万吨/年的生产基地,钢钛产业设备通用率80%,年可提供30万吨钛材加工产能。

值得一提的是,在娄底经开区,湖南钛材料产业园项目建设火热推进,一期5平方公里钛产业园建成37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布局航空航天钛合金、新能源汽车部件、生物医用钛材等领域,与新疆湘晟共建钛材期货交割库,实现周边八省48小时配送覆盖。

“我们推行‘24小时母亲式服务’,5500亩产业净地‘签约即开工’,组建20亿元产业基金定向支持,环评能评安评20日办结。”娄底经开区管委会主任王寄忠介绍,该区优化营商环境出实招,支持钛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周期较行业平均缩短40%,设立“钛材超市”直通生产车间,叠加省市22条专项政策及人才与科创政策红利,让企业轻装上阵。

福建允升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今年3月签约入驻娄底经开区,投资12亿元建设年产20万吨金属复合材料生产线,项目建设正有序推进。董事长陈建才说:“娄底的服务很暖心,再加上新疆的资源保障,让我们投资更有信心。”

钛金属被誉为“21 世纪的金属”,钛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娄底市趁势而为,稳健前行。据悉,该市将把钛材料产业纳入“十五五”规划,全力构建“中部钛谷”产业基地,到2030年,钛及钛合金材料深加工应用超10万吨,产值达600亿,建成中部地区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钛材料深加工产业链生产基地;到2035年,钛及钛合金材料深加工应用超20万吨,打造完成1000亿级钛材料产业链。以开放协作拆解地理藩篱,以机制创新激活要素流通,一个更具韧性、更高能级的材料产业新版图呼之欲出。 (李中声 刘强)

编辑:杨清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