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党的教育,关爱留守儿童,创建青少年成长工程,是我永不停歇的事业。”

一句承诺,欧阳恩成践诺了六十年。

他就是欧阳恩成,湖南省隆回县七江镇中心学校退休老师,曾是党的十五大代表,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自强模范、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欧阳恩成(杨贵新 供图)

欧阳恩成14岁开始办夜校,开启从教生涯,他铁心从教,12次谢绝招干和改行,一干就是60年,担任班主任20年家访10000余人次,担任群师扫盲300多人,担任学区团支部书记26年被省市授予先进集体,还担任三级少先队辅导员。

退休后,他在家乡又教育家长10年,建文化长街,办百家书屋,挂千副对联,悬万屏家训,用文化和道德的力量,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在从教路上散余热。

“傻老师”十里山“犟劲”60年

1964年,14岁的欧阳恩成在自己家里办起了全乡第一所扫盲夜校,从此走上了长达15年的十里山义务扫盲之路。1973年欧阳恩成由一名农村义务扫盲教师成为民办教师,之后又成为公办教师。

15年后的1979年,欧阳恩成就是凭借着自己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傻犟劲”,摘掉了大队的“文盲帽子”,他本人也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光荣称号。

1990年,描绘起振兴家乡教育的“个十百千万”蓝图:建好一个少儿活动中心、组建十支鼓号队、创办百种报刊阅览室、开辟千件奖品陈列室、办好万册图书馆。

为了圆梦,欧阳恩成从十里山下启程,走遍隆回各单位,又走出隆回,走出邵阳,走出湖南,走向全国,踏上外出集资的漫漫“苦旅”。

欧阳恩成在列车上度过了自己40岁和50岁两个整生日,在小旅店里度过5个春节,他发出4000多封求援信,奔波了10多万公里路程,跑遍了1000多个单位,磨破了两双特制皮草鞋、30双解放鞋、20双粗布鞋和3双深水鞋。

终于,欧阳恩成募集到了400多万元资金,创建了全国农村第一个少儿活动中心,大楼面积2600平方米。秉着“一切为了少儿”的宗旨,抓了六项教育:传统教育组织少儿诵读唐诗班、书画班、鼓号队、图书馆;体验教育建起了少儿花果园、绿化十里公路和少儿电视台;网络教育有电教室、计算机室;道德教育开展学雷锋、创办《辰河少年》报赠送全县40万份,成为全国第一个乡村综合性思想文化教育阵地,获得了“中国少年跨世纪雏鹰行动全国达标基地”称号;他们创建的“五园一台”是全国农村最早的一项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给村民立1300条家规家训

“孩童认真把书读,国家有了顶梁柱;子女认真把书读,家中建了金银库;少年如不识时务,老大伤悲空悔悟;家人各自抓机遇,家富国富天下富。”这是七江镇建华村村民阳启鹏的家训。在建华村,家家户户都有家训家规。

“兴家最贵者勤,治家最贵者俭、富家最贵者智,齐家最贵者和,尊家最贵者孝,爱家最贵者仁。”这是全村广大妇女和村民共同的家训。

建华村原名十里山,由原建华村、杨家山村、田心村、永华村4个村合并而成,总人口4800余人。

为了让合并村真正做到村合并,人合心,欧阳恩成用家规家训来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为全村共有1300户村民制作了家训牌匾,制定了一部12章的村规民约,推动了乡风文明,该村成为家训家风示范村。

村民良好的家风家训,成就了仁爱美德,带来了全村人民的大福。家风正,民风淳;家风好,则村风好,则学风更好,每年该村都有学生考上了重点大学。

为给村民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欧阳恩成动员社会爱心人士捐款购置书柜140多个,办起了“育才书屋”等102个。

为刹住大操大办的歪风,其成立了红白喜事理事会。以前结婚办酒,为了攀比摆阔,甚至跑到县城办酒席。现在婚事要求新办,严格控制出席婚宴人宴席标准,不聘请高价婚庆公司。不摆放彩门,尽量少放烟花爆竹,不扰民、不阻碍交通、不破坏卫生、不污染环境。在丧事上倡导简办。前不久,该村阳文彪、刘小乔母亲逝世不收一分钱的礼,仅开了一个追悼会。

该村村规民约还规定,严禁酗酒闹事、打架斗殴,严禁在网络上信谣、造谣、传谣等。

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村容村貌发生显著变化,村庄干净整洁,乡风文明。

著书立说挂家训楹联

为了有自己的乡土德育教材,欧阳恩成每天坚持16个小时以上的工作,编辑了“十部育人书籍”:《建华少儿成长的故事》已发行14.2万册。《十里山童谣》《十里山家训》《十里山养成教育》《十里山道德银行》《七江楹联选集》《献给祖国母亲》等书已出版12600多册。《十里山童谣》和《十里山家训》这两本书免费赠给全县中小学生、家长、教师。他还和老校长刘焕伦一起编写了《十里山读书歌》《十里山家训歌》,印发到每家每户。

建华村各户前悬挂的家训楹联,是十里山最靓丽的风景。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万代千秋恭廉最正,千经万典孝悌为先”“人心向善千家乐,天道酬勤百业兴”,一副楹联就是一个座右铭。

楹联是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具有振奋人、鼓舞人、鞭策人的力量。欧阳恩成决定为十里山的村民家挂起千幅家训楹联,向全国400多位楹联专家邀稿撰作,收到了全国各地寄来的4000多副家训对联。

制作楹联用六面喷漆的高档橡木板,家训匾额要用钛金做成,高档精美,挂上1300多户需要一大笔钱。欧阳恩成请求财政解决了5万元以外,他把自己退休的3万元的住房公积金取出来,动员妻子把一头150多公斤的猪卖掉捐出来,还把自己的4个月退休金、各级领导慰问金、亲朋学生看望金等全部资金77200元献出来。(杨贵新)

编辑:杨清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