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青山铭记青春誓言,中西青年助力乡村振兴。近日,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青山乡,追寻“扶贫英烈”方璇的足迹,携手守护村民健康,接续唱响青春之歌。
实践团于宋坪国有林场合影(刘子航 摄)
11年前,湖南中医药大学学子方璇毅然“返家乡”,投身桂东县位置最偏远、条件最艰苦的青山乡,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一次在走访青山乡中心小学时,她看到学生的棉被破烂不堪,立即向乡党委政府汇报,倡议干部职工捐款捐物,确保71名留守儿童有可供保暖过冬的床上用品。
在了解驻点宋家村的村情后,她发现村里以传统杉木林产业为主,每亩年均收入仅200元;为实现产业增收,她走村入户指导村民种植黄柏、厚朴等中药材,年均产值可增至20倍以上。令人遗憾的是,2017年方璇在乘车赶往宋家村验收扶贫产业的路上,车辆滑落山崖,不幸殉职,年仅26岁。方璇把青春留给了这一方青山,留给了这一方土地,而她服务基层、无私奉献、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在湖南中医药大学学子的心中埋下了力量的种子,擦亮了奋斗的明灯。
眼科专家李文娟为村民义诊(刘子航 摄)
近日,实践团的师生们带着对学姐方璇的怀念,从长沙出发,历经5小时车程后,再于山间盘旋了近2小时后到达青山乡。在青山乡辖属的罗家村、宋家村、寨坪村、彩洞村及宋坪国有林场、八面山村开展为期十余天的“三下乡”活动。成员们组织健康义诊,为854位村民提供三伏贴、推拿等中医药特色诊疗;陪伴留守儿童,讲解中草药、穴位功效等中医文化知识;走访农户调研,科普健康知识,共搜集问卷526份;助农采摘中药,累计采收黄柏60余斤;开启乡土美育,进行八面山毅行徒步、红色电影下乡、瑶族民俗学习、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斗煨茶”技艺体验等特色活动……关心村民生活,促进百姓健康、助力农民增收。
实践团成员为村民义诊(刘子航 摄)
一位刚接受完推拿的村民激动地说:“非常开心能够有这样一群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来到我们这里,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那么多大学生,第一次感受这样有温度的义诊,推拿完我的肩颈舒服多了,还对症选穴贴了三伏贴,真的很感谢这群年轻人!”
实践团成员通过义诊发现当地村民大多患有颈椎病、腰椎病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愿在后续学习中运用中医智慧、汇集更多力量切实帮助到当地村民;并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方璇烈士的扶贫精神,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激励更多年轻人奔赴农村基层,巩固扶贫成果,全面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实践团于青山乡政府前合影(刘子航 摄)
湖南中医药大学作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摇篮,始终秉持着社会责任优先的原则,积极响应国家“三下乡”的号召,鼓励青年学子把知识技能带到基层、用实际行动服务乡村,使青春理想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在“三下乡”实践中同频共振。(郭建东 郑瑞 石甜畅 钟聪璐)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