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湖南省汝城县首届新时代学校思政教育大赛“十堂思政教育精品课”决赛在沙洲芙蓉学校举行。全县16名教师按高中、初中、小学分组参赛,来自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湘南学院等高校思政教育分管领导和教授专家,组成12人的“专家评审团”,分组坐镇各学段课堂,对参赛选手进行量化评分。

用活文化资源 特色鲜明动人心

“叮铃铃!”上课铃声一响,三位决赛选手挎着“小蜜蜂”,同时步入三间不同教室,精神抖擞讲起来。

四楼高中组决赛课堂,汝城二中教务处副主任邓秀敏,通过一组组古祠堂的精美视频打开思维之窗,生动讲述了发生在朱氏总祠、绣衣坊和中丞公祠等古祠堂里的历史故事,囊括了周敦颐著书立说、一张借据等大量故事,深入浅出诠释了古祠堂文化的精髓要义,阐述了弘扬优良家风、厚植家国情怀相辅相成的主旨道理,引得台下学生全神贯注聆听,也踊跃举手回答问题。

三楼初中组决赛课堂,汝城六中教师邓珍玲通过讲述“一张借据”“一句口号”等红色故事,让学生充分了解家乡革命历史和先辈事迹,感受党同人民的鱼水深情,由此激发爱国爱党情怀,培育担当奉献情操,争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透过参赛选手不同课件发现,《非遗里的龙》《赓续文化血脉,坚守诚信根本》《汲取汝城力量,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非遗技艺,弘扬传统文化》等大部分课件,充分融合本土优秀文化、发展成果等元素,环环紧扣、依次递进,令人深受启发教育。

近年来,汝城县深挖红色教育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做好结合文章,融入思政教育体系,推动思政教育走深走实。该县通过建机制、强队伍、抓培训、提素能、办活动等综合施策,组建200人的县、校两级巡讲团队,累计开展“立德·思政巡讲”600多场,撰写思政专题145个。同时,编写了《血脉》等本土校本教材,发放到学生手中阅读学习,深入开展了十佳思政教师、十佳好书记等评选活动,不断促进思政教育提质增效。其中,《立德·思政巡讲》入选了湖南省思政教育优秀案例。

汇聚多方合力 打造精品添成色

“这次能够入选获奖,高校专家功不可没。”当天下午评选结果揭晓,得知自己《“半条被子”映初心 红色“血脉”承使命》一课,以小学组第一名入选全县“十堂思政教育精品课”,马桥镇外沙学教师何苗苗惊喜之余颇为感慨。

何苗苗拥有丰富的演讲经验,参加市县演讲屡屡获奖,成为全县思政教育巡讲团的成员。这次参赛,她不仅积极踊跃报了名,还早早编排了课件,但通过多次模拟试讲,都达不到预期效果。在县教育局的牵线搭桥下,她的课件被送至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李雅欣手中评阅。此后不久意见返回。如今,课件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条理清楚,获得了“有史有料”“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等专家好评。“通过专家指导,主题得到升华,内容更有深度,为用好红色资源、讲好思政课增添信心。”何苗苗说。

打造精品课件,是办好思政教育的关键所在。今年4月份,汝城县制定了首届新时代学校思政教育大赛工作方案,广泛动员各中小学校积极组织参赛,历经学校初赛、片组预赛层层遴选,从最初69个思政课程海选出16堂课,进入“十堂精品课”决赛圈。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汝城县由领导牵头带队奔赴省内几所知名高校,加强沟通交流,赢得了课件指导、到场评审乃至校地合作等广泛支持。

加强校地合作 加速“一体化”建设

“没想到面对活泼好动的小孩子,仍能把课讲得这么生动鲜活,全程聚焦全场注意力。”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龙兵担任小学组思政课竞赛评委,听完汝城一完小何敏华讲完《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课后,忍不住发出慨叹。

这些年,何敏华作为汝城县思政教育巡讲团小学组组长,牵头组织打磨了《感恩教育》《选择崇高的理想》等6个主题思政课,采取到校开讲、录播转发等形式,实现宣讲学段全覆盖。“六堂课、六阵风,吹进课堂,吹进心灵。”何敏华说。

聚焦加速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近年来,汝城县全面落实落细开发思政教材、培优思政师资、完善设施设备、健全激励机制、抓实教研教改等“五项措施”,实现了思政教育从小学到高中(职业中专)、从城镇到乡村的全覆盖。

为推进校地合作、共办“大思政课”,该县组建了30多人的“半条被子”故事宣讲团,深入开展红色故事进高校等“五进”活动,成功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宣讲,促成承建共办教育基地或教学点14个。

“汝城县作为偏远山区的小县城,却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创新创举开展思政精品课评选活动。”龙兵认为,汝城县开展思政教育大有可为、事在人为、创新作为。他表示,要发挥高校教育人才优势,依托汝城丰富的文化资源,加强校地合作,提高站位、创新方式,共同做大“思政课堂”,打造“大学、中学、小学”一体化的思政教育体系,创建有影响力的思政教育特色品牌。

汝城县委书记马文才表示,要充分用好大赛成果,努力开发更多精品课,培育更多“大先生”,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也要依托高校教育人才优势,开展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整合集聚思政资源,建设“大思政课”基地,创响思政教育特色品牌。(邓生祥 袁文波)

编辑:黄珂岚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