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郴州11月26日消息(记者 黄珂岚 通讯员 黄文飞)一场深夜悄然进行的地下盗采,在机械发出轰鸣后几分钟内,便被山巅的“电子眼”精准锁定。实时警报即刻穿越夜幕,直达执法人员手机。这是近日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借助新建成的矿产资源智慧监管系统,快速制止一起非法盗采事件的真实一幕。昔日与执法队“捉迷藏”的“夜耗子”,在科技手段面前无所遁形。

各重点区域智能监控(央广网发 黄文飞 摄)

过去,永兴县饱受非法盗采矿产资源的困扰。违法分子利用县域内部分区域地理位置偏远、道路难行的条件,专挑夜间进行“游击式”作业,使得依赖人工巡查的传统“人防”模式常常陷入“发现难、取证难、打击滞后”的被动局面。尽管相关部门持续高压打击,但盗采问题仍反复出现,成为生态保护与资源管理的顽疾。

为彻底扭转这一局面,永兴县决心向科技要效能。在巩固日常巡查、夜间突检等“人防”基础的同时,积极探索“技防”赋能,推动监管模式向“人技结合、智慧联动”转型升级。2025年3月,经过周密的多部门联合摸排与勘测,县里投入近25万元资金,最终选定在樟树镇、金龟镇、马田镇、便江街道等盗采风险最高的22个重点盲区,布设了一套全天候运转的电子监控与智能报警系统。

这批配备红外夜视、移动侦测和4G传输功能的“电子哨兵”,即使在无市电供给的偏远山区,也能通过太阳能供电系统稳定工作。它们如同不知疲倦的卫士,24小时凝视着高风险区域,系统内置的智能算法能自动识别机械车辆与人员活动迹象。一旦发现异常,立即触发报警,并将现场画面和位置信息实时推送到执法人员的移动终端上。

自今年9月全部建成并投入实战应用以来,这套智慧监管系统已初显锋芒。截至目前,系统已成功辅助执法人员及时发现并快速制止了6起夜间盗采行为,执法响应速度和精准度大幅提升,对潜在违法活动形成了强大震慑力,县域内非法盗采现象得到显著遏制。

“过去我们靠腿跑、靠车巡,现在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执法更精准,效率也更高了。”一位基层执法人员感慨道。永兴县正通过“人防+技防”的深度融合,逐步构筑起一张“早发现、快制止、严查处”的矿产资源保护天网,为构建矿产资源智慧监管新格局提供了扎实的实践范例。

编辑:杨清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