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生活环境真是太好了,大街小巷铺上了平整的沥青路面,小区里‘飞线’不见了,还增加了不少小游园小景观。”清晨的桂东县三台山广场上,聊起近五年来的变化,市民郭北劲老人满满的幸福。
五年来,桂东县紧盯“全民幸福小城”建设目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治理精细化、规范化、人性化,从基础设施完善到人居环境优化,从服务效能提升到安全底线筑牢,让城市更有温度,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系统谋划,城市布局更合理
建设“全民幸福小城”,是一场以民为本的“幸福接力”。桂东县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着力“为群众办实事”,系统推进基础设施升级与城市品质提升。
针对城区内涝痛点,实施东城区、中心城区排水防涝改造,按“分区域收集、分段分流”思路,新建及改造政务中心至纵一路等路段雨水管网,彻底解决“大雨大淹、小雨小淹”问题。同时,建成东城区草堂河北岸综合开发、宋林嘉园沿江路改造等十余个工程,打通多条“断头路”,畅通城市交通“微循环”;完成沿江栈道二期、罗霄广场蝴蝶雨棚维修、桂花大道思源学校路段拓宽等工程,让出行更顺畅。
老旧小区改造同样精准发力,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强弱电、消防安全等综合升级,累计改造16个小区,面积超34.52万平方米,惠及居民四千余户。郭北劲所在小区不仅实现道路“白改黑”1000余平方米、铺设管网1700米,还新增智能充电棚,“蜘蛛网”消失、路灯更亮,“旧貌换新颜”的喜悦洋溢在居民脸上。
精绣家园,人居环境更舒心
桂东县将城市视为有机生命体,五年来持续营造宜居宜业环境。推进“口袋公园”与绿道绿廊建设,建成2处百平方米内小游园,改造提升6个小游园;在桂东大道、桂花大道等主干道及公园绿地,补植鸡冠花、孔雀草等草花4万株,增植红继木、杜鹃等苗木,“推窗见绿、出门进园”成为市民日常。
公共服务设施同步完善,新建公厕7座、改建7座,优化无障碍配置与引导标识;实施生活垃圾收转运及处置设施更新改造,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新建4处小型分类投放装置,设置101处分类投放厢房、308个果皮箱,“洁净美”成为城乡直观底色。此外,投入1000万元对东华路、迎宾路、解放路等人行道精细化维修,更新透水砖、路沿石,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民生福祉,教育医疗暖民心
教育提质让成长之路更通畅。中国中铁捐建的寨前中学2023年春季学期投用,1万多平方米新校园容纳800余名学生,山里娃用上标准实验室和运动场;全县完成5所学校运动场改造,桂东一中“特立体艺馆”提前建成。硬件升级带动质量跃升,中考教育教学质量抽测整体水平居全市前列,并在全市作典型发言,学子更在全国青少年科技成果展示大赛斩获10项一等奖,一中学子钟瀛在湖南省第六届中学生运动会100米竞赛中斩获金牌,破省纪录。2025年10月18日,在推进“校友回湘”工作中,万千校友加入桂东教育发展“智囊团”,成为桂东“四城”建设的“生力军”,为中国式现代化新桂东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能量。
医疗升级破解“看病远、看病难”。县人民医院新内科大楼投用,县中医医院中医特色诊疗中心建成,5G智慧医疗急救系统全面启用;完成四都镇新柳村等12个村卫生室新建改造,沤江镇白坪村等66个卫生室新增健康一体机、“五合一”读卡器,村医何勇志说“村民不用动不动往县城跑”。“健康下乡”义诊常态化,2025年10月沙田镇径口村义诊服务400余人次,专家上门调药获点赞;127个村卫生室医保报账全覆盖,“跨省通办”让李先生在广州住院出院即报3882元,医保服务更贴心。
共治共享,城市治理有温度
小设施承载大关怀。桂东县在罗霄广场等人流密集区设“城市驿站”,为环卫工人、交警等户外工作者及市民提供饮水、充电、阅读服务,成为“暖民心工程”。
创新“网格+”治理模式,将县城划分为36个网格,每个网格由城管、交警、社区人员组成“微治理”包保团队,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网格员既是政策传递员,也是诉求收集员,“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成常态。同时,推行柔性执法,对占道经营、乱停乱放 “先劝导、后规范”;针对停车难、充电乱,利用闲置地块新建机动车位670个、非机动车位875个,建小型充电桩64处,主次干道新增机动车位559个、非机动车位462个,切实缓解民生难题。
筑牢底线,城市运行更安心
城市安全是幸福基石。燃气安全方面,实施县城区燃气管网改造,解决用户端管控、保障房及学校食堂用气等难点;推进燃气管理信息化,完善气瓶全流程数字化溯源,完成村级服务网点布局,安全与服务“双覆盖”。
亮化工程守护夜间安全,完成三台山广场周边楼宇亮化新装、沤江河河道亮化修复,在高桥路口、红绿灯路口加装高杆灯;结合常态化市容整治与校园周边治理,营造明亮、有序、安心的城市环境。如今的桂东,森林覆盖率81.97%,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七年全省第一,“中国氧都”名副其实。
美化促产,文明新风润山城
城市美化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普乐镇东水村将废弃矿坑修复成油茶观光园,万洋山等景区串起15万亩茶园形成“四季业态”,2025年暑季3个月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民宿从2020年312家增至1025家、床位2.8万张,青竹村139家民宿户均年收入超15万元,村民李娟返乡开民宿收入翻两倍。2025年前三季度,全县接待游客235.97万人次、旅游收入27.29亿元,分别增长8.66%和10.5%,1.5万名村民家门口就业。
文明新风浸润人心。5名“中国好人”、13名“湖南好人”引领风尚,公交车上初中生晕厥后司机改道送医、乘客接力救援成常态;“1+24+124”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实现县乡村全覆盖,2025年开展活动1400余场次,受益6.8万余人次,“千年鸟道护鸟飞”获评全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槐村村、春风村、青竹村等获评“全国文明村”,县级以上文明乡镇占比100%、文明村占比75%。
五年耕耘,硕果盈枝。这座连续24年全省“平安县”、新晋“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小城,用实干回应民声、以担当破解难题。展望未来,桂东将继续坚守为民初心,深化“全民幸福小城”建设,让群众在城市发展中收获更多幸福。(来源:桂东县委宣传部)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