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藏珍馐,绿林变“银行”。近年来,湖南省新宁县紧扣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线,通过放活经营权、培育新主体、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全县287万亩林地从“分散经营”向“规模增效”转型,让广袤山林的“绿色家底”持续激活,不断做优富民“增收产量”,绘就出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生动画卷。

高塘村的林下基地(鄢跃斌 摄)

10月28日,秋日暖阳洒进万塘乡高塘村的林下基地,斑驳树影间,一排排箭叶淫羊藿幼苗迎风舒展,翠绿欲滴。育苗大棚内,技术顾问戴向东正俯身指导农户取苗、分株,指尖翻飞间,满是丰收的期许。作为全国高含量箭叶淫羊藿原始母本种源地,湖南千两金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在此扎根多年,建成标准化林下种植基地1000余亩、育苗基地100亩,年产种子400公斤、种苗1000万株。

“我们培育的品种,有效成分含量是国家规定标准的6至9倍,叶片总黄酮含量达12%,是目前全国已知药用含量最高的箭叶淫羊藿。”戴向东介绍,公司依托“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构建起从种源培育到市场销售的完整产业链,通过“土地入股+劳务佣金+收益分红”的多重激励机制,吸纳40余名当地村民稳定就业,人均年增收超2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0余万元,产品远销湖北、河南、陕西等多个省份。

在海拔1300余米的东岭国有林场赵家工区,另一番忙碌景象同样动人。参天古树之下,林场职工与周边村民默契配合,除草、翻土、施肥、放苗、掩土,整套动作一气呵成,一垄垄白及、百部、天麻等中药材幼苗在山坡间整齐排列,生机盎然。

“自2020年起,我们陆续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300余亩,通过‘林场+职工’利益联结模式,让职工和村民既能务工挣钱,又能参与分红。”东岭林场场长蒋华说,基地已带动80余名林场职工和周边村民就近就业,让大家在家门口稳稳挣上了“生态钱”,昔日的“林权证”真正变成了如今的“致富经”。

从东岭林场的山坡药田,到万塘乡的淫羊藿母本园,再到丰田、崀山等乡镇的油茶、铁皮石斛连片基地,新宁的林下经济正多点开花、全域提质。截至目前,全县已培育林下经济示范主体10个,经营面积达10万亩,年综合产值突破1.2亿元,带动超7000名村民就业增收,生态红利持续释放,“绿色家底”催生的“增收产量”不断刷新,绿富共赢的道路越走越宽广。(来源:新宁县委宣传部)

编辑:杨清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