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姨,您再点一次这个确定,咱们看看手机里有没有藏着‘偷信息的小坏蛋’!”9月15日清晨,湖南省桂东县罗霄广场上人头攒动,县委网信办工作人员郭腾芷俯身为市民张阿姨握着手机,指尖在屏幕上缓缓滑动,一步步演示网络安全操作流程。

当日,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桂东县网络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与以往“摆展板、发手册”的传统模式不同,此次宣传周由县委网信办牵头,联合公安局、司法局、总工会等10家单位精心策划,创新推出广场“零距离”、校园“沉浸式”、单位“精准化”的“三维送教”方案,将抽象难懂的网络安全知识,转化为老人能上手操作、学生能清晰讲解、职工能熟练运用的“身边技能”。

网络安全知识宣传活动现场(郭腾芷 摄)

截至活动落幕,累计发放宣传手册超4000份,接待群众咨询近200人次,一张覆盖城乡的“护网防线”悄然织就。

广场“零距离”:手把手教出来的“安全感”

“以前用手机交水电费,总担心点错一个链接,养老钱就没了!”68岁的罗霄社区居民张阿姨紧紧攥着刚领到的《网络安全手册》,反复确认手机操作步骤,手册上“陌生链接不点、陌生二维码不扫”的警示语,被她用红笔重重圈了一遍又一遍。

广场宣传现场,12块案例展板前围满了驻足观看的群众。“冒充子女借钱”“低价买保健品”等老年人高发诈骗场景,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直观展现另一面。不少人指着展板上的案例互相提醒:“这个骗局我邻居遇过,幸好当时没给钱!”工作人员则分成多个小组,针对不同人群“按需授课”——面对老年人,他们耐心细致地手把手教学,从手机病毒查杀方法,到关闭多余信息权限的步骤,每一个操作都讲解到位。

“您看,这个APP一直在偷偷读取您的通讯录,咱们现在把它的权限关掉。”发现商户王叔叔的手机里存在3个风险APP后,县公安局网安大队何警官当场帮他卸载清理。王叔叔笑着感慨:“以前总觉得网络诈骗离自己很远,今天才明白,安全防护就得从这些小事做起!”

公安民警为市民解读网络安全知识(李涛 摄)

校园“沉浸式”:识破骗局,少年争当“家庭护网员”

“‘动动手指就能赚钱’,这么好的事,为什么偏偏找你?”“陌生链接让下载APP,真的能‘轻松获利’吗?”在桂东二中操场中,沙田镇派出所民警郑警官抛出的“灵魂八问”,让台下800多名学生瞬间坐直了身子,专注聆听。

摒弃照本宣科的理论讲解,郑警官带来的是近期发生在周边县市的真实案例:他播放了一段“游戏装备诈骗”的情景剧片段,展示了骗子与学生的聊天记录截图,甚至还原了“刷单返利”的诈骗流程。“大家仔细看,这个骗子先让学生赚10块、20块的小额利益,等学生投更多钱后,就直接把人拉黑!”生动的讲解让学生们对网络诈骗有了更直观的认知。

此次校园宣传覆盖了全县2所高中,通过“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的形式,让近2000名学生掌握了实用的网络安全技能。不少学生还主动把学到的知识带回家:九年级学生罗尹发现妈妈收到“退款通知”的陌生来电,立刻提醒“这是诈骗,千万别信”,成了家里名副其实的“家庭护网员”。

网络安全宣讲走进桂东二中(郑敏 摄)

单位“精准化”:实操实训筑牢守护数据“防火墙”

“大家注意,把这个可疑IP地址添加到黑名单后,它就无法访问咱们单位的系统了!”9月16日,县委网信办办公室内,工作人员郭江涛的手指在电脑键盘上快速敲击,现场10多名职工紧盯屏幕,手里的笔记本不停地记录操作要点。

针对单位职工的“精准化”培训,没有空泛的讲解,全是实打实的实操:从设置“字母+数字+符号”组合的复杂密码,到将重要文件备份至加密硬盘,再到如何辨别可疑邮件的技巧,每一个步骤都让职工亲手操作、熟练掌握。

与此同时,各乡镇(场)、村(社区)也同步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工作:便民服务中心的电子屏滚动播放“保护你的个人信息,网络安全由你开始”的宣传语,值班干部的办公桌前多了《网络安全操作手册》,大家利用办事、值班的间隙随时“补学”,既守住了单位的“数据安全门”,也护好了个人的“信息隐私墙”。

“网络安全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每个人的事’。”县委网信办负责人表示,此次宣传周坚决不搞“走过场”,目标就是要把“能用、管用”的技能送到每一类人群身边,让大家从“知道风险”真正转变为“会防风险”。

如今,在桂东,广场上老年人认真学习操作的身影、校园里学生热烈讨论案例的场景、单位里职工专注实操实训的模样,正汇聚成千千万万个“小守护”,共同织密守护数字家园的“大防线”。(来源:桂东县委宣传部)

编辑:黄珂岚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