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晚,湖南省溆浦县人民体育场灯火璀璨、座无虚席,“今日盛世·如您所愿”红歌传唱赛决赛在此启幕。16支代表队深情演绎,现场近万群众起身高歌,炽热旋律里满是群众的赤诚。这场红歌赛,既是文化盛宴,更是溆浦以文化活动激活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溆浦积极探索“文化+治理”融合模式,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治理“硬支撑”,走出了一条“以文化人、以文聚力、以文赋能”的基层治理新路子。

以文化人:激发群众治理内生动力

文化是精神滋养剂,更是素质提升的“隐形课堂”。溆浦立足红色基因与传统文化双优势,以丰富文化实践推动群众从“被动参与”到“主动作为”、从“无序娱乐”到“有序自治”的转变。

双井镇镇长彭开华回忆,红歌赛排练时,一位老党员在无遮阳棚的室外始终站得笔直,含泪跟唱,这份专注感染了所有人,松散的队伍渐渐整齐,也唤醒了群众对红色基因的认同,大家开始主动为集体活动出力。

大江口镇江坪居委会的舒懿也有感触:“以前闲时大家要么打牌,要么唠家常扯是非;排练红歌后,大家自愿参与集体活动,搞好村居环境清洁,周边杂物不见了,门口空地也成了‘小花园’,邻里关系也更亲了。”

北斗溪镇的变化更具代表性。当地文艺队参与多场汇演后,主动牵头制定《院落卫生公约》。队员每天带头打扫门前卫生、帮老人清理庭院,“每周三集体大扫除”,村民无需干部督促,到点便自带工具集合。

当群众在文化活动中找到精神归属感,便会自发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内生动力,真正实现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跨越。

以文聚力:从干群隔阂到同心共识

基层治理核心在“人”,关键在“连心”。溆浦将文化活动作为干群互动的“天然舞台”,推动干部从“办公室”走进“群众中”、从“管理者”变为“参与者”,在共同筹备与体验中打破隔阂,凝聚“干群一条心”的共识。

“村BA”篮球赛便是干群关系升温的典型场景。双井镇镇长彭开华记得,去年“村BA”赛前训练,他跟着村民练投篮,有人开玩笑说他投篮姿势不对,还手把手教他调整。练完球后,村民拉着他去村口吃冰凉粉,大家聊完篮球还聊家里和村里的事,那时没人叫他“镇长”,都喊“老彭”。彭开华坦言,“干群距离近了,群众才愿意跟你掏心窝子,信任感就是这么来的。”

这种“零距离”互动也出现在文艺汇演中。去年中秋,低庄镇筹备汇演,干部学唱山歌总跟不上节奏,村民们围起来耐心教“吸气要沉、吐气要匀”;筹备流程时,干部提议加政策宣传小品,村民建议融入本土方言,双方你提建议我补细节。原本的“干部安排、群众执行”变成了“干群一起商量”。

汇演当天,干群同台,掌声不断,有村民说:“干部们和我们一起唱、一起笑,像自家亲戚。”

正如溆浦县文旅局负责人所说,当地推行“干部带头+能人引领”模式,先组织村(社区)干部、文化骨干组队,再以“熟人带动熟人”扩大参与。这种模式成效显著,部分乡镇“村BA”虽已办多届,热度却逐年上升。青年报名集训,大妈自发排广场舞当啦啦队,村民自觉维护秩序捡垃圾,众人齐心争“村BA”冠军。这份集体荣誉感,不仅让活动更热闹,更打破了干群隔阂,推动村民从分散走向同心,为基层治理搭建起连心桥。

以文赋能:从活动热闹到治理实效

文化的价值,最终要落到治理实效上。溆浦通过打造红歌赛、诗歌节、“村BA”等区域性文化品牌,将文化活力转化为治理动力,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创新”。

在矛盾化解上,文化活动的“润滑剂”作用显著。大江口镇党委书记易长生坦言:“以前邻里常因宅基地、灌溉等事争执,现在很多纠纷通过活动中的互动自然化解。”

数据显示,去年大江口镇矛盾纠纷总量200件,今年至今降至123件,同比下降38.5%;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诉求量从去年的30件降至今年的11件,同比下降63.3%。

低庄镇将“议事”嵌入文化活动。去年“村BA”赛事期间,把村民议事会安排在中场休息时段,讨论“村里垃圾清运方案”。村民提议按球队分组划分保洁区、在赛场周边设“环保积分箱”等,方案推行后,垃圾清运效率提升30%,村民参与率达85%。

更重要的是,文化活动激活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乃至“主导者”。

文化活动还带动了“自治团体”的涌现。如今,溆浦县的“篮球+公益”协会、“龙舟+助老”服务队等团体不断增多,形成“活动搭台、自治唱戏”的良性循环。

谈及未来,溆浦县委书记郑湘表示,将把全面深化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作为重要抓手,充分释放文化“润心育人”的独特价值——既以文化凝聚力唤醒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更以文化向心力汇聚起推动溆浦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今后,将重点构建文化赋能基层治理的长效机制,组建“普法文艺轻骑兵”,实现文化服务与治理需求精准对接;开发“掌上议事厅”,让在外务工人员实时参与家乡治理;选拔“乡风评议员”,推动本土文化骨干兼任网格调解员,培育“治理型文化人才队伍”。

从红歌赛的激昂旋律,到龙舟赛的铿锵鼓声,再到村BA 的欢呼呐喊,溆浦县以文化为笔,书写着基层治理的新篇章。(周红波 彭丽丽)

编辑:杨清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