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将精准导入新能源产业链企业,深度契合全县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在湖南省长沙县001号地块,项目负责人望着眼前这片土地信心满怀感慨道。这片曾经因市场变化和资金问题闲置3年的地块,因用好用活土地储备专项债,即将化茧成蝶。

在宁乡市,则通过多轮优选、科学测算、部门联动,高效完成5个地块收储,共计拨付资金21.31亿元,有效缓解企业流动性资金压力的同时,为园区开发建设、重大项目落地提供了坚实的用地要素保障。

宁乡经开区一角(鲁应龙 摄)

长沙经开区以“集成创新破局增效——政策链+治理链集成联动打造土地高效利用标杆”,获颁湖南省土地盘活增效十大改革创新案例荣誉。3年累计盘活低效用地5065亩,激活闲置物业196万平方米,成功转型升级近30家企业,以7%土地贡献全市20%规上工业产值。

长沙经开区俯瞰图(长沙经开区管委会 供图)

今年以来,湖南省释放出加速盘活存量闲置土地的强烈信号,成功发行三批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合计发行金额238.54亿元。作为核心实施区域,长沙市将前两批发行中获批的资金,精准投向24宗、约1456亩存量闲置土地的收储整理。通过用好用活土地储备专项债,激活存量闲置土地,亮点频出,多个经典个案不断呈现。目前,长沙正加速推进第三批土储专项债支持的9个新项目收储工作。

穿透式联审 筑牢风控防线

今年2月,长沙发布土储专项债收储征集公告后,吸引了大量申报单位,涉及存量土地90余宗,资金需求逾300亿元。如何从海量项目中选出“优质股”?

“长沙开展多部门联审,给每块地做‘全面体检’。”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介绍,该局联合发改、财政等部门创新构建了“三线穿透式审核”体系:先看“基础”,重点关注地段优质、重点困难企业及收益自平衡的地块;再评“潜力”,根据成熟度和风险收益比动态淘汰低效项目;最后定“底线”,以“项目收益覆盖倍数”为刚性门槛,并贯穿“收储、出让、资金回笼”全周期。

望城区W49项目地块脱颖而出,它毗邻海归小镇、湘商总部基地,旁边还有湖南师大附中新校区在建,“区位优势+预期收益”双突出,最终入选。

长沙以“准入有门槛、审核有依据、退出有保障”的闭环设计,实现土地资源盘活与财政资金安全的双赢。此外,还创新推行“20%签约预付+80%交付结算”的分期支付模式,成功将收储全流程压缩至6个月内,显著提升了效率,也为第三批9个新项目加速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双轨定价 助力政企共赢

收储定价既受政策上限约束,也受市场下限约束。随着土储专项债发行加速,如何兼顾资金效益与企业权益,一直是地方收地过程中面临的核心挑战。

为加快项目落地,长沙深耕政策空间,创先推出“集体决策+政企协商”双轨定价机制,将规范化决策与市场化议价深度融合。一方面,通过专业评估、集体决策确定基础收储价格;另一方面,建立灵活的政企协商渠道,在基准价上动态调整补偿方案,有效回应企业关切,化解其对“折价收地”的顾虑。

开福区长房地块便是双轨定价机制的典型实践。市土地收支专班依据政策框架,综合原始成本与市场趋势确定评估价,确定了收储补偿基准价;在后续协商阶段,政企双方经过多轮深入沟通,就该价格达成了共识。

“这种紧密互动的模式,既符合‘收储价格就低确定’的政策,又尊重了企业合法权益,也确保了财政资金安全。”长沙市土地储备中心负责人表示。

空间重构 激活地块新动能

土储专项债作为盘活存量土地的关键工具,不仅要解决土地闲置问题,更要推动城市功能优化与产业升级。天心区南湖片区在湘江沿岸布局商业项目,既优化“山水洲城”天际线,又激活片区产业;开福区鹅秀地块经土储专项债收储后,导入城市更新项目,带动片区功能重塑。

长沙市土地储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得益于高效的工作机制与创新举措,前两批24宗地块收储效率显著提升:其中20宗已提前完成收储任务,剩余4宗预计7月底全面收官。

“土储专项债不是简单收储,而是通过空间重构实现资源增值。”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表示,“空间重构、功能适配、债务平衡”的创新实践,为破解城市更新与产业转型协同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长沙样本”。

随着第三批土储专项债9个项目的获批,长沙将进一步探索“土储专项债+城市更新”联动模式,释放土地资源潜能,为房地产长效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张成)

编辑:杨清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