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至7月13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计算机与数学学院研究生团队应本校毕业选调生的邀请,前往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龙潭镇开展“三下乡”学习调研活动。其中,部分绥宁籍学子带着家乡赋予的乡土情怀与专业知识,和团队一同怀揣服务热情,深入华利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养牛基地、“房前屋后一亩茶”项目种植现场及龙潭村四清湾幸福屋场,了解乡村产业和当地先进做法,为乡村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出谋划策。

“三下乡”活动动员大会(贺御笔 摄)

在华利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养牛基地,团队成员认真听取了负责人关于全生态循环链生产模式的介绍,对公司采用的黄牛冷繁育技术、自繁自育品种改良及带动村民致富的举措赞不绝口。

当了解到老齐夫妇创新的黄牛“领养”模式有效解决了养殖户后顾之忧时,学子们现场记录下该模式的运作细节,表示要将这种惠民经验整理推广。针对基地电子通信信号弱的问题,团队结合专业所长,现场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了中继设备组网的原理,并对现场环境和老板成本预期等方面做好记录,待回实验室进一步研究。

在繁育车间,学子们围绕痛点,详细讲解“视频红外监控+传感器”自动检测系统的技术构想,计划针对牛场降本增效的难题,结合实验室AI模型训练缺乏大量真实数据的实际需求,推动实验室与乡村企业实现双向赋能、建立长期合作。

中南林学子与牛场老板展开讨论(贺御笔 摄)

龙潭镇干部介绍“湘林210”油茶良种(贺御笔 摄)

走进龙潭镇“房前屋后一亩茶”种植区,连片的油茶苗生机勃勃。团队成员手持专业设备,实地测量土壤数据,与技术员探讨“湘林210”油茶良种的生长特性。得知项目将带动260余户村民实现茶油自给自足时,大家深受触动。

针对纯人工护理可能出现的漏检及人工成本较高问题,学子们现场演示无人机低空航拍检测技术,提出了无人机嵌入油茶特征检测模型的方案,目前已收集部分数据集,计划返校后完善模型,助力油茶产业提质增效。

龙潭村四清湾幸福屋场(贺御笔 摄)

来到龙潭村四清湾幸福屋场,团队成员与四清湾村民、牵头修建者陈金山亲切交流。据陈金山介绍,这是一座集休闲、社交功能于一体的凉亭阳光房,亭内配备空调饮水机等基础设施,为村内留守老人提供了社交娱乐的场地。

当听到该阳光房由村民自筹资金、发扬红旗渠精神建成,且通过“一元维护费”模式实现长效运营时,团队党员们带头在留言簿上写下感悟:“基层智慧最动人,为民服务无止境”。大家还就《四清湾赋》刻碑事宜提出数字化宣传建议,让“便民建筑+文化内涵+为民情怀”的组合招更好地施展。

此次调研中,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团队始终以专业视角发现问题、以务实态度提供方案。他们表示,将把龙潭镇的实践案例带回校园,通过“实验室+乡村”的联动模式,让学术研究扎根基层大地,用科技智慧助力乡村振兴。(贺御笔 向海)

编辑:杨清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