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永州7月16日消息 日前,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湾井镇朵山村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武汉设计工程学院的2名教师和9名学生志愿者。他们带来的不仅是丰富多彩的暑期活动,更开启了一场校地合作、人才赋能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朵山村的孩子们正在表演时装秀(央广网发 余巧艳 摄)
在朵山村青少年艺术节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时装秀吸引了众多村民围观。孩子们身着自己设计,并用废旧材料印染、缝制的时装,自信地走上T台,稚嫩又认真的模样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这是武汉设计工程学院的师生们开展的陪伴式教学活动之一,他们将植物拓印、扎染等多种印染工艺转化为沉浸式体验课,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哥哥姐姐们除了教我们写作业,还带我们做了手工,扎染、蓝晒。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我很开心。”朵山村学生吉语洁的话语道出了孩子们的心声。
今年朵山村有30多名孩子在家过暑假,大部分是留守儿童。武汉设计工程学院专门派出2名教师和9名学生,用非遗课堂、安全情景剧、青年艺术节等活动,既填满了孩子们的假期时光,更解开了家长们的“心头结”。
“孩子们在这个暑假收获很多,同时也让家长们放心,避免了下塘、下河去洗澡,同时也减轻了村里的负担。”朵山村党支部书记吉宁对此十分认可。
朵山村自古浸润耕读文化,因农民书画声名远播,有着深厚的基层艺术土壤。这次合作,是院校专业力量与乡土文化底蕴的双向奔赴。
“朵山是一个非常美丽的乡村,并且它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还有非常多的书法作品的储存,我觉得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社会实践的地方。”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教师李明瑛说。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向朵山村授牌,正式确立其为大学生实践基地。双方将围绕“美育进乡村”“艺术赋能教育”“文化振兴工程”精准发力,开启“人才赋能、校地联动、多元协作”的乡村人才振兴新模式。(记者 黄珂岚 实习记者 沈圆 通讯员 骆力军 李严军)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