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在湖南涟源伏口镇湘安村,村民齐聚一堂,热闹非凡,举行集体“尝新节”庆典,以古老习俗致敬天地祖先,祈愿五谷丰登。

一大早,湘安村村民就将新摘的金黄稻穗整齐摆放在神桌上,与新鲜果蔬、三牲祭品一同供奉。祭祀仪式在金鼓齐鸣中拉开帷幕,礼生焚香诵词,村民鞠躬叩首、酌酒献馔,以传统儒礼表达对自然的敬畏。礼成升炮,硝烟与欢呼交织,传递着丰收的喜悦。

“天地是生成万物的根本,也是保证所有人民吃饭、生存的需要,在农村中普遍认为五谷是由五谷大神帮助我们生产的,要尊重自然,做到天地人和谐统一,所以‘喫新节’一定要敬天地。”梅山喫新习俗传承人阙国斌说道,以前尝新节就只是亲朋好友会一会面、祭一祭天地,但是现在增加了文化娱乐,内容更加丰富。

祭祀结束后,村民们手持五星红旗合唱《歌唱祖国》,鼓乐铿锵、歌声嘹亮。戏曲独唱、花鼓小调等民俗表演先后登场,老幼同台,展现梅山文化的独特魅力。

“喫新”,亦称“尝新”,是指在稻谷成熟之际以尝新米饭、祭祀天地祖先为主要内容的传统习俗。“尝新节”是梅山地区千年传承的稻作习俗,以“仙狗偷稻种”“纪念梅山首领”等传说为底色,融合祭祀五谷大神、地方神灵的独特仪式。

作为当地非遗的重要载体,该习俗不仅保留着采摘时蔬、捉鱼等传统活动,更成为感恩天地、联结乡情、传承农耕文明的纽带。近年来,伏口镇通过非遗保护与文旅融合,让古老习俗焕发新生,助力乡村振兴。

涟源市文旅广体局局长王建中谈及“尝新节”时表示,这一节日不仅承载着人们对生活与劳动的热爱,更是家人团圆的温馨时刻,已成为展示美丽伏口的“金名片”。它既是当地推进文旅融合的新探索,也是对现有民俗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与充分利用的生动实践,让传统民俗在新时代焕发出别样光彩,为地方文旅发展注入了鲜活动力。(王雪妮)

编辑:杨清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