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委党校一堂生动的统计课,让45名大祥区科级干部和中青班学员深受震动。6月30日,授课老师走上讲台,没有空话套话,而是用鲜活的案例和严厉的警告,将“数据造假”的巨大危害摆在了大家面前。
授课现场(夏娟 摄)
“假数据,比想象中更致命。”授课人开门见山。他列举了近年来多个轰动性统计造假案例,剖析数据失真如何一步步扭曲政府决策:资源错配、政策失灵、规划跑偏。虚假的经济增长数字,误导市场预期,最终可能引发投资泡沫和系统性风险。更关键的是,它会蛀蚀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基础。“一个建立在虚假数据上的治理体系,能走多远?”他抛出的问题,重重敲在学员心上。
法治是遏制造假的武器。课程核心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展开。授课人不再“逐条解读”,而是直指法律“红线”与“雷区”:哪些行为明确违法?篡改、编造数据的代价是什么?他结合基层实际,点出易发风险的环节,强调监督必须常态化,“法治思维不是口号,是保护自己、保护事业的铠甲。”
震撼在课后延续。全体学员观看了警示教育片《反腐为了人民》。片中落马官员的忏悔与统计造假的案例交织,清晰传递一个信号:数据腐败同样是腐败,危害深远。授课人再次强调:“数据质量是统计的生命,容不得半点沙子。”他从责任、能力、监督三方面给出“防假”药方:扛起真实之责,练就识假慧眼,扎紧制度笼子。
“课件里那些被戳破的假数据泡沫,触目惊心。”一位中青班学员课后坦言,“以前觉得统计是报表数字,现在才明白,每一组数据背后都是真实的民生和发展,必须敬畏。”这堂融合了法治课与廉政课的学习,目的明确:为即将肩负重任的青年干部,在统计领域注入一剂“真实”的疫苗,为大祥区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础且不容失守的数据防线。(许配维)
编辑:杨清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