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国庆假期,一批批慕名而来的游客打卡“中国古楹联第一村”——湖南省武冈市双牌镇浪石村,感悟浪石先人以石刻楹联立志而立下“清白做人、坦荡处事”家训的深刻内涵。

学生们在观读石刻楹联(周维标 供图)

“浪静水清行龙卧,石奇风香藏虎踞”,浪石先人以楹联立志,恪守耕读传家祖训,立下清白做人、坦荡处事的家规家训。浪石村现存的88座古宅上,有石刻楹联41幅,这些楹联刻在门柱上、堂屋前,在潜移默化中熏陶着后人,传承着家风。

“廉泉让水高人宅,种柳栽桃学士门”,在浪石村,像这样蕴含清正廉洁、家国情怀、耕读传家的楹联有很多。“齐家治国平天下,尽孝竭忠处世间”“放眼相关天下事,入门且喜一家春”“堂刊礽贤,前代盛事;宅必居竹,吾家良规”等等。浪石村的传世楹联,教诲人们修身养性,严于律己;劝导人们立身处世,德才为先;晓谕人们笃学励志,利国利民。2012年10月,浪石村荣获“中国古楹联第一村”美誉。

如果说清廉楹联文化是浪石村的魂,那么古宅则是浪石村的形。走进浪石村,青砖灰瓦,屋脊层叠,高墙深院,鳞次栉比,古宅上的精湛艺雕,传承一方古建传统,守护一方地域文化。每逢节假日,各方游客来此探幽访古,门柱上一副副清廉石刻楹联,一处处门墩门槛石刻雕花,一扇扇门扇、一条条横坊木雕,莲、梅、兰、竹、菊以及清廉故事图案栩栩如生,寓教于廉,寓教于雅,让游客在休闲游览中感受清廉文化的熏陶,耳濡目染接受清廉文化教育。

楹联文化寻根,清廉文化传承。一座座庄重古朴的民居,一幅幅寓意深远的楹联,一个个耳濡目染的故事,是传统文化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成为烙印在古城武冈深处的清廉基因。在传承延续中,清廉楹联文化走进课堂、走进家风馆,与廉洁文化“碰撞”出别样的“火花”,为持续擦亮“中国古楹联第一村”金字招牌注入“廉”动力。(周维标)

编辑:杨清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