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人员在现场发掘。直播截图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记者万建辉)4月29日,湖北省考古研究院开启天门石家河遗址新一轮的考古发掘,对一片稻田间的800平方米新石器时代建筑基址展开发掘,以期判断其是否是宫殿型建筑,最终为综合分析石家河文化的社会组织结构提供依据。当日上午,央视频、湖北文旅之声全程直播了重启发掘现场和天门市博物馆馆藏石家河遗址近年来出土的珍贵文物。

发掘房子判断当时是否出现了“王”

发掘现场,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员正埋头揭去遗址表土。现场架起了工作大棚,可以看到地面多个方方正正的“探方”,工作人员用专业考古铲一层层刮去潮湿的土层。

石家河遗址位于天门市石家河镇,地处江汉平原北部与大洪山南麓结合处的山前地带,由40处遗址点组成,总面积8平方公里。

1954年石家河遗址被发现后,已历经多次考古发掘,发现、确认了谭家岭城址、印信台大型祭祀区、谭家岭高等级玉敛葬、三房湾专业制陶作坊等重要遗址区。目前考古界已判定,石家河遗址是长江中游地区已发现的面积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等级最高的史前聚落遗址群,距今6500年开始有人类居住生活,距今4300年左右达到鼎盛时期。由它命名的石家河文化代表了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

天门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石家河遗址出土文物。

负责现场发掘工作的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李晓杨介绍,今年,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项目的支持下,湖北再次启动这项工作,进一步探源中华文明。

此前发现了大量玉器、陶器,包括祭祀场所、制陶作坊和制玉作坊等相关迹象,都可以佐证石家河城址是长江中游文明中心,但依然缺乏一些大型建筑(宫殿)和大型墓葬的发现。令人欣喜的是,此次重启发掘前工作人员在清理此处表土的时候,一处明显的房屋遗迹露了出来,不仅有湖北地区史前建筑特色的红陶土,且墙基达50到60公分之间,远超过了小型房屋的厚度。

石家河遗址出土玉器。 直播截图

连体双人玉玦。直播截图

玉鹰。直播截图

李晓杨表示,这次发掘,就是要把整个房子的走向,把整个房子的大面积揭开。看房子有多大,房子的布局是什么样子的,然后进一步解剖它,了解它的功能性质。进而把当时社会聚落形成的方式和形成的过程了解清楚。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李晓杨在发掘现场。直播截图 

到目前,石家河遗址发现了大批陶器、玉器,但还没有发现与王权有关的礼器,因此此次对建筑的发掘,有助于判断当时聚落社会组织形式中是否出现了“王”。

工作人员把探方里的表土清完,把平面刮清楚,把遗迹现象划分清楚,才能更好地把遗迹,包括古代的信息,包括建筑方式判断清楚。

石家河文化是三星堆文化和楚文化的重要源头

考古人员2015年11月在石家河古城中心区域的谭家岭遗址寻找大型建筑遗迹时,意外发现9座瓮棺葬,其中5座有玉器随葬,共发现各类玉器240余件。此前,石家河遗址群曾发现过两批201件玉器,不少被国家与湖北相关博物馆收藏。

央视频直播中,把镜头切换到天门市博物馆。天门市博物馆馆长邓千武逐一介绍了2015年在石家河遗址出土的这批重要玉器,包括玉人像、虎座双鹰佩、玉鹰、连体双人玉玦等。

天门市博物馆馆长邓千武介绍馆藏石家河遗址出土文物。直播截图

其中的玉人头像,阔耳、大眼,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三星堆的青铜大立人。长江日报记者为此专门请教湖北省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方勤表示,石家河遗址出土具有三星堆人物特征的玉器不只一件,除突出的眼睛因玉石料不好雕琢外,其他面部特征确实有相像之处。从时间上说,石家河遗址出土的玉人头像距今4000年,三星堆青铜大立人距今3300年左右,同为长江流域的人类文化,石家河文化产生在前,对三星堆文化是有影响的。

两个文化中的人头像都有“顺风耳”“千里眼”,符合古人对想象中的“神人”的设定。石家河文化中的玉器头像,也有和真实人接近的,它是祖先神,另一类就是和三星堆人像接近的,它有意变形夸张,造出这样的“神人”,用于祭祀,与天沟通。

方勤说,石家河文化是三星堆文化的重要源头,也是楚文化的重要源头。

天门市博物馆收藏的连体双人玉玦,为双人首共一蛇身形象,人首皆戴头冠,耳部饰S形简化蛇,该玉玦是石家河先民对蕴含通天通神能量的某种信仰的体现,也是人首蛇身传说的最早实物证据。

石家河遗址出土的玉人像。

另一件虎座双鹰玉佩,整体造型是两只鹰立于“介”字型的祭台两侧,鹰下面的造型更为抽象,推测是神兽老虎,也可能是神鸟猫头鹰的侧面图像,甚至可能是神人的正面。中间的挖空部分为“蛙”的造型。专家认为这件玉佩寓意为巫师通过天空的主宰“鹰”将神兽、神鸟、或神人的灵魂带向天界,是祭祀过程的一种神圣愿景的表达。

石家河遗址出土的玉凤,现藏国家博物馆。

神鸟是石家河遗址出土玉器常见的题材。1955年出土于石家河遗址的玉凤,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它距今约4800年至4400年,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玉器。这件玉凤采用减地阳刻法,体现了高超的玉器制作水平。

石家河文化出土的这只玉凤是目前所知较早的凤形象,其造型影响了中国后来几千年凤鸟艺术的发展,这件文物因此有着“中华第一凤”美誉。

方勤说,玉凤在红山文化中也有,比石家河遗址玉凤早,但它是具象的,像天鹅,或一只逼真的鸟。石家河玉凤是抽象了的鸟,形象饱满,尤其神奇的是,它与现代中国人想象描绘出的凤的形象特别接近,与楚文化中的凤也接近,而凤是楚文化中重要的图腾。

编辑:朱娜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