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省提前完成今年的一项供水民生实事 百万农村人口喝上了更清的水

“国庆长假回家,看到家里的自来水变清澈了,水量也更大了,我们过节更开心了。”近日,在成都读大学的林小燕,说起老家湖北省公安县狮子口镇横堤村三组的自来水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推进农村供水小型引调水和提标升级工程建设,改善100万农村人口供水条件,是湖北省2025年十大民生项目之一。极目新闻记者从省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中心获悉,该项任务已于9月底提前完成,已累计推动23处民生项目改善105万农村人口供水条件。

据介绍,为扎实推进工作,湖北省水利厅延续厅党组、驻厅纪检监察组“双专班”机制,将整治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不到位等问题同农村供水民生项目一体推进。改善100万农村人口供水条件共涉及17个市(州)23个县(市、区)23个农村供水工程,湖北健全省市县“一盘棋”责任机制,组建6个由厅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的工作专班分片包保领办,市县两级水利部门条线领办农村供水民生项目、具体实事371件,分兵把守、分片包干,确保成效。当阳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十堰市郧阳区江南水厂等一批现代化工程如期建成,实现了稳定供水、高品质供水。

改善农村供水,资金是关键。湖北创新转变融资思路和模式,以“三资”改革驱动县域城乡或全部农村供水一体化募建管运。今年再争取到3个小型引调水项目获批,争取中央资金2.4亿元,加上省财政资金1亿元,带动23个项目落实投资10亿元。老河口市利用去年建成的二房营水厂融资4000余万元,用于朱排岗水厂扩建和3座小型供水工程收购,盘活了农村供水资产,让5万多群众喝上优质的丹江口水。

将好事办好,让群众更舒心。湖北推动县域城乡或全部农村供水工程统一管理、统一维护、统一服务,全省共有68个县(市、区)成立统管机构,占比70%,做到服务24小时响应。编制出台农村供水服务费用收取管理、水质检测等长效机制;完善群众投诉处理、应急供水保障等制度,建章立制效用逐渐凸显。

此外,面对今年跨季连旱、旱涝并存急转局面,省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中心摸清全省近10万处工程供水情况,完善规模水厂应急预案,配备应急供水车辆设备,通过调蓄、引水、分时供水、节水、送水等方式,保障25个县(市、区)因旱受影响群众饮用水安全。(记者庞正 通讯员陈扬)

编辑:左洋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