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省实施大中型 灌区项目191个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发布会上,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孙国荣“揭开”粮食丰产的“水密码”:“十四五”期间,我省不断健全灌区供水格局、加速完善灌排体系、积极探索新质生产力,供水保障能力、农业节水水平显著提升,防汛抗旱能力不断增强,夯实了保障粮食安全的水利基础。

一张水网,稳稳兜住粮食安全。随着引江补汉、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二期等一批重大引调水工程相继开工建设,高效协同的水资源配置网在湖北初步构建。碾盘山、新集等水利水电枢纽主体工程完工,鸳鸯池、方家畈等50座中小型水库相继发挥效益,累计新增水库总库容13.41亿立方米,为农业生产再添“源头活水”。

“水是庄稼油,按时灌溉保丰收。”“十四五”期间,全省共实施大中型灌区项目191个,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累计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700余万亩。同时,重点易涝区的55处排涝泵站通过建设改造,灌溉排涝能力显著提升。

科学调度、精准指挥、高效防御,湖北打好防汛抗旱“主动仗”。依托精准调度和“四预”等措施,通过预泄、调蓄、抢排等手段,成功应对2021年、2023年汉江秋汛,2024年长江、汉江4次编号洪水,保障汛期农业生产安全。围绕科学蓄水、统筹调水、精准供水、应急保水、宣传节水等方面系统施策、协同发力,充分发挥骨干水利工程抗旱作用,有效抵御了2022年我省有完整记录以来最严重气象水文干旱和2024年至2025年伏秋冬春跨季跨年气象干旱。(记者崔逾瑜、实习生丁苒)

编辑:左洋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