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武汉8月14日消息(记者邓子依)记者8月13日从湖北省科技厅获悉,2025年上半年,湖北省加快实施科创引领战略,推动各项工作向支点聚焦聚力,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辐射带动范围不断拓展、示范引领效果加快显现。

支点创新策源能力提升 战略支点科创根基夯实

2025年上半年,湖北全国重点实验室总数达到45家、位居全国第4,并新认定6家省重点实验室,总数达到235家;备案新型研发机构30家,总数达到545家,湖北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愈发丰沛。

同时,湖北实验室还发布了30项极具湖北标识性的亮点成果。此外,5年10亿元的国家量子联合基金也落地湖北,省联合基金总数达到28支、总规模2.1亿元,实现连续5年翻番式增长,为科技创新注入资金活水。

科创产业加快融合 新质生产力加速孕育

平顶脉冲磁场强度、磁悬浮试验速度创造新的世界纪录、全球首款北斗优先全频点高精度芯片发布、芯片级原子钟首次开展空间应用试验……2025年上半年,湖北凝练“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创新需求,组织实施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32个专项352项技术创新项目,一批“高精尖”科创成果持续涌现。

此外,湖北还出台了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若干措施,新认定备案省级科技型企业孵化器28家、众创空间29家,举办科技产业“融合惠转”活动102场,签约项目304项。2025年上半年,湖北省技术合同成交额3187亿元,同比增长10.55%;高新技术企业注册申报10296家、同比增长17.2%;科技型中小企业储备拟入库28692家,同比增长11.44%。

区域协同格局优化 创新增长极加速成势

当前,武汉区域科创中心已全面进入2.0时代,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也在武汉市的持续推进下出台。在科创项目建设方面,光谷科创大走廊100个重点科创项目开工91%,襄阳、宜昌省域科创中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印发实施。

在积极完善本省区域创新体系的同时,湖北省还与江西、湖南等4省在鄂成立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G100联盟,与上海、江苏等10省市共同签署长江经济带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并争取工信部火炬中心中部中心落户武汉。值得一提的是,在2025湖北国际技术交流会上,5个国家28家单位签订合作意向19项,引领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创新增长极加快成势。

科创生态持续向好 发展沃土日益丰饶

2025年上半年,湖北制定推动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施意见,并修订发布《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同时,武汉作为中部唯一城市入选国家七部门联合支持的科技金融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区,在全省17个市州构建“数据增信+财政增信”双轮驱动模式,累计向9553家科技型企业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504.6亿元。此外,湖北还推进科技创新尽职免责,指导14家试点单位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和纠错机制。

下一步,湖北省科技厅将纵深推进科创引领战略,整体提升支点创新策源力,为增强战略支点功能、服务中部地区崛起注入更强动力。

编辑:左洋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