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武汉综合交通枢纽能级持续提升 多个数据“跑”进全国前列

近日,武汉市交通运输局发布《2024武汉市综合交通运输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武汉交通运输系统固定资产投资528.2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54.67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增速领跑全市各行业。

作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武汉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速度,加快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

《报告》中的一组数据,记录武汉加速构建联通全球枢纽网络的关键之举。

公路方面,持续完善的路网建设为区域互联互通奠定了坚实基础。G230、G348两条重要国道成功纳入国家规划布局,这不仅提升了武汉作为区域交通枢纽的地位,也为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进一步强化了武汉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公路运输能力。

水运领域,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步伐显著加快。依托黄金水道,武汉积极构建高效便捷的铁水联运体系,累计开辟通道70条,形成了辐射周边、通达四方的崭新格局。

铁路方面,特别是中欧班列(武汉)的发展势头迅猛。2024年,班列新增了通往白俄罗斯、挪威、瑞典等欧洲国家的5条新线路,使跨境运输线路总数增至57条,有效覆盖了欧亚大陆的40个国家、119个城市。目前,中欧班列(武汉)已成为连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重要物流通道,为企业“走出去”和商品“引进来”提供了高效可靠的运输选择。

航空方面,湖北“客货双枢纽”的格局已基本成型。武汉天河国际机场运营航点增至114个,航线网络持续优化,不仅巩固了其作为中部地区重要航空客运门户的地位,也积极拓展货运业务。鄂州花湖机场作为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其国际货运航线已开通30条,有力支撑了跨境电商、高附加值产品等新业态的发展。

向区位优势要“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更多的人流、物流在武汉聚集。

2024年,天河机场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3140.62万人次,时隔8年重返中部第一。天河、花湖两座机场全年完成货邮吞吐量103.83万吨,居中部第一、全国第五;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加速推进,武汉港货物吞吐量达1.42亿吨,完成铁水联运运量23.16万标箱,总量居内河第一;中欧班列(武汉)发运1008列,各项核心指标均位于全国前列。(记者刘海锋 通讯员刘诗雨)

编辑:赵玲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