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食品消费结构正从生存型消费转向健康型、享受型消费,消费者对健康、便捷、个性化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8月26日,湖北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食品工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立足湖北实际,瞄准消费新趋势,支持农副食品、酒茶乳饮、食品制造三大领域转型升级,升级消费供给,推动湖北从“美食大省”向“食品强省”迈进。
做精农副食品,推动从初加工向深加工转变。比如,推动粮油主食转化增值,水产、肉禽蛋、果蔬、中药材等加工向健康领域延伸;发展“种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冷链物流+餐饮门店”预制食品模式,打造湖北特色预制食品矩阵,让地道风味走向全国餐桌。
酒茶乳饮则要“变年轻”。去年,我省茶叶、饮料、酿酒产量在全国分别排名第3位、第4位、第6位。方案提出要瞄准年轻化和个性化市场,推动酒、茶、乳制品、饮料从大众型向功能型、高端化转型。通过建立全链条标准体系普及标准化生产,并强化功能性拓展,让传统饮品喝出健康、喝出时尚。
做强食品制造,推动从热量型向保健型转变,创新产品丰富消费选择。比如,应用精制化生产技术,重点发展富硒食品、核心功能食品、机能保健型食品以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同时谋划布局未来食品,如合成生物食品、3D打印食品、航天食品等,抢占产业新赛道。
按照方案目标,到2027年全省食品工业总产值突破7000亿元,力争食品制造业、酒(饮料、精制茶)制造业在食品工业中营收占比提高到35%,功能食品、营养食品、未来食品等新兴食品的合计占比达到10%以上。(记者刘宇、通讯员陈萍、王诚)
编辑:左洋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