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武汉发布112项核心医疗技术成果 国际医疗创新高地建设进入快车道
世界首创的“陈氏胰肠吻合”术、全球最轻最小人工心脏、高仿生器官芯片技术……8月18日,武汉市庆祝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暨首批核心医疗技术发布活动举行,现场发布了112项武汉首批核心医疗技术成果,标志着武汉国际医疗创新高地建设进入快车道。
今年,武汉市启动首批核心医疗技术评审活动,吸引了39家医疗机构参与,申报项目多达617个。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从评选情况看,武汉医疗技术在很多领域都具备很高竞争力,尤其在器官移植、肝胆胃肠疾病、妇科肿瘤、心血管疾病等领域,有一批技术展现出了国际竞争力;在脑机接口、人工智能、干细胞治疗、生物材料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也展现出了突破潜力。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罗小平教授团队构建起全球首个儿童罕见病AI大模型,覆盖罕见病危重症预警、早期诊断、规范治疗以及全程管理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兰晓莉教授团队潜心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黑色素瘤靶向诊疗放射性药物,已作为1类创新药,获批开展临床试验。
从技术的分类来看,112项核心医疗技术各有侧重。其中,32项“领航技术”对标国际医学前沿,多项技术为“0到1”的突破式创新,如赢得世界赞誉的陈氏肝血流阻断法、能提供全球最轻最小人工心脏的“微型生命泵”技术、能实现不开胸的心肌旋切技术等;40项“先锋技术”对传统技术改良创新,可解决重大疑难疾病,包括1片捐献角膜治疗3位病人的成分化角膜移植术、能“复活”缺损组织的3D打印技术等;40项“强基技术”聚焦常见病、多发病,能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如免去患者二次手术之苦的“超级微创”即刻清除结石技术等。
“武汉市核心医疗技术倍增及推广计划”启动,并同步上线“武汉市首批核心医疗技术云展馆”。对入选的112项武汉市核心医疗技术,市卫健委将从平台建设、医保政策、职称晋升、经费投入、宣传推广等方面出台支持措施。(记者李慧紫 通讯员杜谨宇 林金国)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