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一列动车驶过宜昌宜万铁路大桥,旁边是沪蓉高铁宜昌长江公铁大桥建设现场。(视界网 王耿 摄)

原标题:强功能 筑牢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支撑

湖北以“强功能”为战略支撑,强化要素配置功能、双循环枢纽功能、区域辐射功能,全力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在中部地区高效集聚与合理流动。一场以提升全省综合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的深度变革与全面攻坚行动,正蓬勃展开。

强化要素配置功能

良好的要素配置功能,犹如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能够确保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及时获得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各类关键资源。

近年来,湖北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持续发力,致力于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以营商环境的“软实力”构筑支点建设的“硬支撑”。

省发改委(省营商办)表示,将力促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等政策任务落地落细,研究出台新政策推动措施升级;积极推进重点改革工作,争取更多经验获国家推广。同时,严抓正反典型,整治拖欠账款、政策兑现难、执法不规范等问题,维护企业权益。进一步优化监测评价体系,以评促优改,全力打造政务、产业、创新、开放、法治“五个生态”。

金融作为经济的血脉,其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如何强化金融要素保障?

省委金融办将坚持需求牵引和问题导向,立足地方政府三大金融职能定位,聚焦“资源集聚、改革试验、生态优化、辐射带动”四大功能支撑,着力打造“依托武汉、立足湖北、辐射中部、面向全国、链接海外”的武汉科技金融中心,助力做大做强“51020”现代产业集群,加快构建体现湖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金融支撑。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具有放大、叠加、倍增等作用。

聚焦数据要素合规高效流通利用,省数据局将积极探索基础制度建设、数据价值释放、市场生态培育等,推动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完成《湖北省数据条例》立法,制定相关制度,加快典型场景建设,以改革及企业培育繁荣市场生态。

强化双循环枢纽功能

交通运输,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纽带和基础支撑。

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钟芝清介绍,今年将锚定确保2000亿元、力争2200亿元的交通运输投资目标,持续构建大枢纽,聚焦提升武鄂黄黄国际性和“宜荆荆”、襄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重点推进武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示范城市建设,黄鄂黄以花湖机场、黄石新港、三江港区、武穴港区等枢纽为核心,建成全球供应链航空物流中心、长江中游大宗商品铁水联运枢纽、长江中游矿石资源供应链配置中心。紧抓三峡水运新通道建设机遇,推动“宜荆荆”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部陆海大通道的关键节点,加快建设宜昌三峡枢纽港、荆州亿吨级组合港、荆门国际内陆港,完善三峡翻坝综合转运体系。

咸宁是湖北省的“南大门”。咸宁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彭光平表示,今年咸宁将实施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汉南过江通道等亿元以上交通支撑项目39个,全力推动咸宁区位优势加速转化为交通优势、发展胜势。

湖北地处长江之“腰”,是长江干流流经里程最长的省份,黄金水道的优势得天独厚。

湖北港口集团将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强化核心枢纽港的功能,加快通道建设,完善多式联运体系,加密近洋航线,深化产业融合,在数据赋能和战新产业领域全面发力,让黄金水道绽放“黄金效益”。

在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一架架飞机闪烁着灯光起降,成为湖北“空中出海口”。上半年,花湖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达24.9万吨,货运航班量居全国机场第4位。

“依托这座全球第四个专业货运机场,我们将坚持‘一只眼睛向内看,另一只眼睛向外看’,拓宽开放通道、完善物流体系、重塑开放平台、优化开放政策、创新开放服务‘五措并举’,构建‘借港出海’‘经鄂入境’新格局。”湖北机场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推动花湖、天河湖北民航客货“双枢纽”高水平联动,加快建设“航线上的湖北”,为湖北支点建设提供更完善的枢纽功能和更强劲的集散效应。

强化区域辐射功能

区域辐射功能的强化,是湖北实现整体崛起的重要支撑。汉襄宜“金三角”作为全省发展的关键支撑,正发挥着强大的带动作用。

宜昌市委书记熊征宇说,宜昌将强化枢纽赋能,在开放辐射上奋力先行,打好重大交通项目攻坚战,利用好三峡水运新通道这一宜昌扩大开放的第一机遇,持续做大枢纽产业、做强枢纽贸易、做优枢纽生态,不断推动宜昌枢纽地位快速跃升,加快打造汉襄宜“金三角”的重要支撑。

通则达,顺则兴。襄阳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章杰介绍,襄阳市交通部门将加强项目谋划,加快项目建设,着力打通物流经脉,擂响物流降本增效的战鼓,强力实施“公转铁、公转水、铁水联运”,为襄阳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交通动能。

通城作为鄂湘赣三省交界的重要节点,在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中具有比较优势和良好基础。通城县委副书记、县长杨修伟表示,将携手湖南平江、江西修水,在绿色统揽、攻坚绿心、交通先行、文旅融合、共链成群、共建共享、改革开放等7个领域深化合作,以鄂湘赣商贸物流中心、通修高速等重点项目为抓手,加快推进“通平修”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为全省推进区域联动战略作出通城贡献。

支持江汉平原基础设施补短、联网、提能,省发改委介绍,未来将实施三大工程,推动高铁贯通、货运提能和铁水联运,让产业发展更便利,老百姓出门更方便、喝水更安全、就业机会更多。(湖北日报全媒报道组)

编辑:邓子依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