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武汉9月11日消息(记者赵玲 邓子依)近日,武汉市某小学五年级一名“多动症”学生长期影响课堂秩序,导致全班仅个别学生到校上课,引起广泛关注。9月11日,涉事班级相关老师告诉央广网记者,11日下午,学校召开协调会,多方达成一致:该学生先行离校接受专业医疗干预,待行为稳定并经专家评估认可后,在家长陪同下逐步返校随班就读。
涉事学校操场上,学生正在上体育课(央广网记者邓子依 摄)
根据协商,涉事学生的家长承诺确保孩子在校期间不干扰他人学习,校方则同意提供专业支持及独立场地,以便该学生情绪波动时能及时隔离安抚。
据了解,该生于2021年9月进入该校一年级,10月被诊断为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 “他主要是玩自己的,趴在地上玩,有的时候摸一下别人脚、扯一下别人。很多行为并不是主观意愿去做的。”涉事班级相关老师介绍, 2025年该生仍持续接受诊疗。
今年暑假,进入小升初关键时期,部分家长提交联名信,提出让涉事学生陪读、转学等建议。该学生家长同意聘请陪读人员,并承诺“若陪读人员未到,孩子不到学校;若在教室仍干扰他人,立即带离。”
9月4日,该家长聘请的陪读人员以“需先与孩子建立信任”为由,未能如期到岗,让其他家长失去了耐心,9月5日起,部分家长拒绝送孩子上课。
“我们不具备开除这个孩子的条件和资格。”该校相关负责人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保障每一个孩子的受教育权。基础教育是要给最困难的学生兜底的。
为打破僵局,校方通过卫健部门邀请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专家进行专业评估后得出结论:“药物治疗与心理行为干预双管齐下。若孩子处于一个排斥他的环境中,焦虑情绪会加重其症状表现;反之,宽松的环境有助于病情向好。”
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要求老师学习怎么跟“多动症”孩子相处,其他学生家长也给予了充分包容,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将不好慢慢变好的过程。从长时间轴来看,他是在慢慢向好的方向发展的。”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儿科主任医师范静怡介绍,正常孩子的注意力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而在发育过程中,如果没有发育很好,会表现出过于活泼、分散冲动、行为不受控。ADHD一般分为冲动多动型、注意缺陷型以及混合型。“不少孩子的问题与家长的态度方法密切相关,还有些孩子因入学适应不好被批评嘲笑,会叠加其他问题。”
目前,除一名学生因病请假,另一名离校接受治疗(该“多动症”学生),该班55名学生中53人已正常返校上课,课堂教学恢复正常。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