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武汉9月12日消息(记者左洋 邓子依)长江之夜再次被科技与艺术点亮,9月12日晚,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湖北武汉正式启幕。
开幕式的烟花表演(央广网记者左洋 摄)
开幕式的烟花表演(央广网记者邓子依 摄)
“以天为幕、以城为景、以长江为舞台”,开幕式在长江流域民歌荟萃《欢乐长江》的旋律中正式拉开帷幕。此次开幕式文艺演出集中展示了长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藏族民歌《次仁拉索》、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湖北民歌《洪湖水浪打浪》,江苏民歌《茉莉花》,共同谱写了一曲长江流域的文化交响。
荆楚风情创演秀《激情“神武峡”》(央广网记者左洋 摄)
荆楚风情创演秀《激情“神武峡”》,将传统荆楚文化与现代街舞艺术相融合,展现了长江文化创新发展的活力。编钟民族管弦乐《长江四季》和情景舞蹈《楚辞·九章·涉江》等节目,通过现代表现手法重新诠释传统文化遗产。楚剧表演艺术家用楚腔楚韵演唱的《水调歌头·游泳》,既保留了传统戏曲的韵味,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展现了长江文脉的生生不息。
情景舞蹈《楚辞·九章·涉江》(央广网记者左洋 摄)
世界大河名曲联唱《同舟》(央广网记者左洋 摄)
世界大河名曲联唱《同舟》邀请了来自埃及、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和加拿大的艺术家同台献艺。不同文明在长江畔交相辉映,体现了长江文化开放包容的特质。既是对长江文明的礼赞,也是对世界大河文明的致敬,彰显了中华文明的世界情怀。
开幕式的烟花表演(央广网记者邓子依 摄)
舞台表演与烟花表演、长江两岸楼宇灯光秀相得益彰(央广网记者左洋 摄)
开幕式创新打造了“江岸—江面—天际”三位一体的文化展演空间。临江而建的舞台与城市夜景交相辉映,舞台表演与烟花表演、两岸楼宇灯光秀相互配合,舞台视觉还引入裸眼3D技术,将雪域牦牛、竹林熊猫、湿地麋鹿等长江流域珍稀动物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启用4000架无人机点亮江城夜空,其中1000架无人机挂载新型冷焰火,在夜空中绽放一朵巨型牡丹,花瓣向四周喷射璀璨焰火,呈现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壮丽景象。
开幕式的烟花表演(央广网记者邓子依 摄)
开幕式的烟花表演(央广网记者邓子依 摄)
开幕式的烟花表演(央广网记者邓子依 摄)
据了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从9月12日持续至10月30日,将推出“新象长江”主题美术作品展、“影动长江”全国主题摄影展、“映像长江”电影周、“聆听长江”音乐周、“灵动长江”舞台艺术精品展、“视听长江”网络传播周、“书香长江”阅读周、“遇见长江”文学周、“璀璨长江”文博系列展、“对话长江”学术交流、“唯见长江”艺术季闭幕式等系列活动。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