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武汉8月28日消息(记者左洋)清晨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主任姚峰的诊室里,就迎来了第一位复查患者。“您爱人今天又陪您来了?”他笑着打招呼,像问候老友。
“我们的共同敌人是疾病,得医护、患者、家属一起来面对。”这是姚峰常挂在嘴边的话。这样的共情,源于他对患者处境的深刻感知,“我总跟患者说‘活着就是王道’,活下来,就有机会等新的治疗技术,就能看着孩子长大、陪着父母变老。”
姚峰医生(左三)在住院部查房(央广网记者左洋 摄)
“您今天中餐就吃这点?”面对同事的疑问,姚峰笑着摆手:“吃多了做手术没法集中精神。”他的日程表永远排得满满当当,当天9台手术里,一台复杂甲状腺癌伴颈清扫手术就要耗时3小时。
“其实医生也会疲惫、也会彷徨。”姚峰说,“每当这时,看到患者的来信,就会重新获得力量。”
“我不在乎生命的长度,只在乎生命的宽度。”姚峰的手机里存着一条患者王女士(化名)发给他的消息,2022年,王女士刚结束乳腺癌治疗,又遭遇了家庭变故。但她没被打倒,不仅按要求完成治疗,还以豁达的人生态度感染了姚峰。“这句话让我思考了很久。”姚峰说,从王女士身上,他学到了如何更好地生活。
姚峰医生在为患者手术(央广网记者左洋 摄)
如今,姚峰的手机里存着许多患者的照片与消息,他总跟患者打趣:“等我退休了,咱们把这些合影翻出来,看看五年、十年、二十年过去,大家都活出了怎样的模样。” 在诊疗与康复的路上,姚峰与患者的关系早已超越了简单的治病救人,升华为一种双向的温暖陪伴:有患者每次复查都会带来亲手烤制的小饼干;有患者康复后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用自己的抗癌经历鼓励新病友。
这些温暖互动,如涓涓细流,最终汇聚成姚峰所说的“双向治愈”:医生治愈患者的身体,患者用他们的勇气和乐观,温暖着医者的心灵。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