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粮库破破烂烂的,那种乡里的建筑,窗子上玻璃也没得,我们就搬到那个里头办公。”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第一任主持工作的副主任任德亮说。
这个粮库,是郭徐岭粮库——武汉经开区出发的地方。
郭徐岭位于后官湖大半岛区域,距后官湖东南岸线不到两公里。清初,因郭、徐两姓居民在岗岭聚居而得名。
34年前,郭徐岭“原是一片荒野,一无所有”。以“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郭徐岭粮库为起点,武汉经开区的创业者们擘画武汉汽车产业的发展蓝图,筹建中法30万辆轿车项目。仅用五年,在武汉西南的黄土岗上建成了现代化的神龙汽车武汉工厂,第一辆武汉造富康轿车驶下产线。
“十四五”期间,武汉经开区“二次创业”再出发,实施“两个跳出”发展战略,跳出沌口谋发展——跳到军山建新城、跳到汉南兴产业,加快建设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现代化车谷。
从后官湖到“春笋”,武汉经开区已从“一辆车”裂变成“一座城”,聚集10家整车企业、14家整车工厂、1400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成为全省汽车工业的主阵地、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集聚地。
34年后的今天,在这片三面环水的湖畔,武汉经开区统筹推进后官湖大半岛片区联动开发,对郭徐岭的城中村进行大规模城市更新,在后官湖畔打造总部聚集区,让武汉人圆“轿车梦”的地方成为中国车谷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郭徐岭正焕新生
挖掘机铁臂挥舞,一堵堵斑驳的老墙倒下、碎裂,腾起烟尘……
这个夏天,浸染着无数烟火故事的郭徐岭城中村,迎来了告别时刻。
在艰苦创业的年代,郭徐岭是许多人落脚沌口的第一站。郭徐岭的民居周边,修通了联城路、贸易路,建成了车轮广场、沌阳电影院、武汉经开区三中,还“长”出了六六七虾店、辣王烧烤、黄毛大排档等“深夜食堂”……
30多年的时光流淌,让郭徐岭变成了一个“城中村”——民居墙皮斑驳、泛黄,街巷里弄上空,是“一线天”、电线电缆织成的“蛛网”……
关帝村,是郭徐岭其中的一个居民区。1991年起,村民们陆续建起了200多栋私房。这些自建房楼挨楼、窗对窗,经历30多年的风吹雨淋,外墙泛黄、出现了裂缝……此外,由于地下管网老化,排水不畅,大雨过后,关帝村街巷里弄常常渍水。
关帝村村民李师傅1991年建成的私房,逢雨必漏,不得已在房顶加装彩钢瓦。“街坊邻居跟我一样,都加盖了彩钢瓦。”李师傅说。
洪山村的老宋,经历与李师傅类似。他家的私房建成于1993年,地下管网老化,排水困难,夏季用水高峰时,水压低,洗澡、做饭也都不太方便。
与旧时光暂别,“强沌口”推动郭徐岭焕发新生,成为后官湖总部区的产城融合发展区。
去年8月,武汉经开区启动郭徐岭片区(含洪山)城中村改造项目。这是武汉市最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项目,纳入了2024年全国城中村改造计划,完成后,后官湖畔的郭徐岭、水府、红升、三元寺、关帝、洪山等6个村将由村居变小区,15000余名居民将迎来向往的生活。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武汉经开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城市更新,郭徐岭片区将迎来华丽蝶变,成为创新驱动、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沌口现代服务业中心和智慧生活示范社区。
眼下,郭徐岭片区(含洪山)城中村改造还建房项目已开工建设,明年6月底就能完工交付,教育、医疗、交通等基础设施也将全面提档升级。其中,武汉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工程将在这里增设站点,武汉经开区洪山小学与武汉经开外国语学校合作办学武汉经开洪山未来学校,武汉经开区三中也将原地扩容提质。
挖掘机、打桩机和搅拌车的轰鸣声,奏响了旧时光的终章,同时奏响了新生活的序曲。城市更新完成后,暂别郭徐岭的“深夜食堂”,相信会回到焕发新生的郭徐岭,让这里再一次升腾烟火气。
后官湖畔聚“知音”
后官湖位于三环线与武汉绕城高速公路之间,面积超37平方公里,岬、屿、岛、湾、洲星罗棋布,湖泊岸线自然曲折。
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在武汉世代传颂。坐落于后官湖畔、马鞍山南凤凰嘴的钟子期墓,是知音历史文化传承的唯一文物载体。
据汉阳古地方志载,此湖周边属汉阳郊区,水网密布。周边的读书人进京赶考,必先涉此湖,渡汉江、过长江抵武昌后,再辗转赴京。按古时科举制度,学子京城会试,上榜后便可做官。放榜后的中举喜报也会沿水路传回家乡,学子及亲属常立湖边等候喜报。于是,此湖就被称为“候官湖”。“候”“后”同音,“候官湖”渐渐被叫成了“后官湖”。
武汉经开区、蔡甸区、汉阳区历史上同属汉阳,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其中的“一水”,便为后官湖。后官湖的东南,为武汉经开区,其中的一大片陆地延伸入湖,状如半岛,故称后官湖大半岛。
因车而建、因车而兴的武汉经开区,从后官湖大半岛区域的郭徐岭一路走来,东风大道成为武汉首条千亿大道。后官湖畔的沌口成为中国车谷的核心区。
武汉经开区后官湖总部区效果图
武汉经开区二次创业再出发,擘画“定军山”“强沌口”“兴汉南”发展蓝图。在后官湖大半岛上打造的后官湖总部区,是“强沌口”的核心载体。
后官湖总部区规划面积约9平方公里,东接东风大道,西至后官湖,南临车城大道,北至三角湖,承载服务中国车谷、集聚高端要素、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使命。
初秋,后官湖畔,科大讯飞华中总部基地的两栋写字楼已拔地而起,进入交付启用倒计时,首批600名研发人员年底入驻。
一湾碧水,微波荡漾。后官湖总部区兴产业、聚“知音”,科大讯飞是其中之一。
据介绍,武汉经开区后官湖总部区,将建设总部区、产城融合示范区、环大学创新经济带、东合金融服务区、商务休闲区等五大区域,目前已集聚东风公司、奕派科技、中国城乡、中国建科华中总部等20余家总部企业,落地科大讯飞、湖北建投、大半岛田园综合体等20余个重点项目,总营收及产业规模突破800亿元。后官湖畔,总部经济集聚高地初显雏形。
作为后官湖总部区核心的经开·泊心私屿,毗邻后官湖岸线,融合高层办公、国际商业、湖岸别墅、高端居住等多元业态,建设全域领先型城市综合体。面向数字经济、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建造等前沿产业,经开·泊心私屿已成功引入科大讯飞华中总部,并与多家头部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目前,项目一期商业综合体已建成交付。
距经开·泊心私屿不到一公里的中国城乡总部经济产业园,总投资约58亿元,将建设5A甲级总部大楼、低密办公等业态,构建生产、生态、生活融合发展的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园区,吸引了中国交建、碧水源等上下游、生态链企业进驻。
环大学创新经济带将聚焦智能制造、元宇宙、新材料、文化创意等领域,加快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东合金融服务区将以东风资管、东风财务、工商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为依托,形成多层次、全链条的金融服务机构聚集效应。
商务休闲区西沿后官湖、北沿三角湖,将建设更高质量绿色生态体系,用生态“底色”擦亮发展“成色”。同时,武汉经开区正持续完善后官湖总部区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三角湖片区与大半岛片区联通工程、大半岛片区与车城大道连通工程、后官湖沿岸综合整治工程、大半岛都市田园等项目建设,着力提升区域品质和综合承载力。
武汉经开区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深度挖掘后官湖大半岛的生态优势、交通优势和科教优势,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后官湖总部区,将其转化为城市和产业转型、中国车谷高质量发展的胜势。接下来,园区将持续觅“知音”、聚“知音”,着力引进一批具有产业引领性和功能综合性的标杆项目,全面提升片区人居环境配套和交通配套,把后官湖总部区打造成为武汉产城融合样板区域。(李金友)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