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探索应用“甲醇发电+电力驱动”技术,8月26日,全国首艘磷矿绿色运输示范船在宜昌市夷陵区乐天溪镇下水,标志着宜昌建设“电化长江”示范区向前再迈一步。
据介绍,宜昌联合三峡电能共建的磷矿绿色运输示范船项目,计划共建造8艘内河绿色智能船舶,把兴山至宜都过坝航线打造成国内首条绿色航运示范线。项目先期开建2艘3000吨级标准船型示范船,总长99米,型宽16.3米,搭载2台500千瓦的纯甲醇发电机组,搭配2组共1200千瓦时锂电池系统作为动力源,最高航速每小时18公里。此次下水船舶为其中之一。
“相比于传统货运的柴油燃料,本船使用甲醇燃料可大幅降低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接近零排放且不产生硫氧化物,每艘船舶全生命周期将减排二氧化碳4200吨。此外,运行噪声也更小。”宜昌华顺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技术科长朱德俊表示。
绿色环保的同时,船舶加载的智能运行系统将对载重、运行线路等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升船舶运行效率。此外,该船还兼具较高的经济效益。船舶承租方宜昌金海船舶运输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谭海介绍,该船经济能耗跟传统的柴油船相比,节约30%以上,公司燃油成本将显著下降。
船舶下水完成后,将进行轮机和电气安装调试以及上层建筑的装饰装修,通过系泊和航行试验,经船检机构认可后将办证交付。首批2艘船舶预计今年10月份正式投入运行。(记者郑岚、通讯员邱承娇、魏妤婕、刘思晨)
编辑:赵玲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