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襄阳5月18日消息(记者赵玲)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襄阳唐城弥漫着浓郁的盛唐风情。这里汇聚了唐代的文化、建筑、艺术和商业元素,为游客营造出一幅穿越时空的不夜画景。

夜晚的襄阳唐城人流如织(央广网发 襄阳市文旅局供图)

“在这里我可以穿着汉服体验实景剧本,品尝美食,观看打铁花表演,就像是真正穿越到了唐朝。”来自四川的李女士说,来到襄阳就像是完成了一场与现实分离的穿越之旅,满足了大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无限遐想。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襄阳以其独特的城市气质,赢得众多剧组的青睐,已然成为众多热门影视、综艺节目的拍摄取景地。通过将传统与新潮、文艺与市井糅合,“影视旅游”也成为了襄阳的独特标签,为城市的文旅融合打造了新引擎。

影视旅游的正确打开方式

该如何理解影视旅游?联合国旅游组织专家贾云峰认为,影视旅游属于一种新兴的主题旅游形式,融合影视制作与旅游活动的文旅项目。近日,《庆余年2》火热开播,网友纷纷直呼剧内取景地如同一轴轴画卷引人入胜,传统文化的氛围感拉满,一定要去打卡剧内名场面。

“大家都因为这部剧关注襄阳,来到襄阳,这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襄阳市文旅局局长袁晓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影视剧的热播提高了襄阳的城市知名度与美誉度,接下来将把握好流量与机遇,不断推陈出新,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影视旅游是襄阳文旅融合发展的一项亮点举措。”袁晓宁表示,襄阳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IP,是深入挖掘并呈现传统文化超越时空的精神气质,使之与故事的内容讲述、主旨意蕴和表现形式更加贴合,真正让历史人物走出来、让历史文物活起来、让历史故事酷起来。

在贾云峰看来,影视旅游具有受众广、影响力大、产业链长的特点。发展影视旅游,关键是要围绕影视产业打造广泛的产业链条,例如影视剧在宣传时可授权文创周边店、美妆品牌、特色饮食等行业,推出带有影视人物形象的衍生产品,供消费者选购。

襄阳唐城的夜景俯瞰图(央广网发 襄阳市文旅局供图)

唐城景区,作为文旅部授牌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不仅是襄阳旅游必打卡的夜景地标,更展示了盛唐文化的繁华与魅力。

如何将景区与影视结合,并持续为文旅赋能?襄阳唐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黄杰说,“自2015年5月份营业以来,持续吸引了超120个剧组取景拍摄,全国各地近1300万游客前来打卡。在景区周边聚集了近50家古装租赁、拍摄机构,这意味着我们为各个剧组提供优质的服务,从而吸引更多影视剧组来到景区内取景,持续为襄阳文旅赋能。”

影视与旅游的“双向奔赴”

当影视与旅游激情碰撞,打开了宽广的想象。襄阳是如何完成这场“双向奔赴”,开启更美好的“诗与远方”?

“影视IP与文旅产业的相互成就,建立在更加专业的管理与对文化价值的不断挖掘之上,是传统文化和影视艺术的结合。”袁晓宁说。

目前,“影视+文旅”融合发展已成为新的风向,今年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关于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通知》,各大平台更是积极响应,推动一批实体取景地跟随短剧的热播“出圈”,多个城市带着自己的特色风貌和动人故事进入观众视野。

“国朝文化节”现场(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五一”期间,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乐园、小镇、酒店)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

“开业至今,我们已完成了三档全国大型综艺节目录制,充分展示了襄阳的城市魅力,为襄阳文旅‘出圈’贡献了影视与综艺的力量。”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市场部负责人迟东宇表示,当前正在打造的“国朝文化节”,焕活襄阳千年古城文化,不断满足大众文旅新需求。

如何让影视流量为文旅场景持续赋能,贾云峰建议,一是要将影视作品品牌化、系列化、场景化,对优秀的作品进行多层次,连续性IP创作,营造完整的故事场景和丰满的故事内容;二是要借助影视剧中的情节和名场面,开发体验产品,增强互动性体验,把影视的短暂拉动效应,变成旅游经典目的地的“长尾效应”;三是要让整个影视产业与旅游消费的各个环节更紧密融合,尤其是在产品设计、项目设计方面,强化游客体验设计。

编辑:左洋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