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襄阳5月17日消息(记者赵玲)5月16日,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湖北主会场活动暨襄阳市博物馆(新馆)开馆仪式在襄阳举行。
襄阳市博物馆(新馆)开馆仪式现场(央广网记者赵玲 摄)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要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过去一年,全省各级博物馆全年举办展览1200多个、开展宣教活动2万多场,接待观众4600多万人次、比2019年增长20%,“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为博物馆奔赴一座城”成为旅游新时尚。今年博物馆日期间,除了在襄阳举办的主体活动外,湖北省各地还将推出文博进校园、文创大赛、直播云课堂、专题展览等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随着襄阳市博物馆(新馆)亮相,基本陈列“江山留胜迹——襄阳古代历史文化展”同步开展,4000余件(套)文物展出。
“文物质地多样,类别丰富,时代特征明显,展示襄阳地区从旧石器时代至清代漫长且完整的历史进程,属于湖北省少有的无缺环且各时期展品均较为丰富的通史展览。”襄阳市博物馆负责人说。
襄阳市博物馆(新馆)内文物(央广网记者赵玲 摄)
据悉,襄阳市博物馆作为收藏襄阳历史文化的殿堂,截至2023年底,馆藏文物数量73237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22件(套)、二级文物396件(套)、三级文物4776件(套)。经多年筹建,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的新馆,占地面积185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新馆由东到西依次为学术报告楼、综合馆、文物修复中心,3栋单独建筑分布于由低到高的三层平台之上。建筑为仿唐建筑风格,与周边岘首山、谷隐寺、凤林关等历史遗迹、自然景观和唐城影视基地等仿古文化旅游景区相呼应,共同构成岘山文化旅游区。
展出的三国青铜马(央广网记者赵玲 摄)
走进襄阳市博物馆(新馆),观众可近距离触摸襄阳跌宕多姿的历史、流光溢彩的文化,感受襄阳对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与发展的突出贡献。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