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武汉11月21日消息(记者左洋)2025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工业互联网标识暨数字身份平行论坛11月21日在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行。聚焦工业互联网标识与人工智能融合应用、数字身份体系建设等核心议题,发布多项重要成果并启动关键平台项目,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新路径。

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左洋 摄)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是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是支撑工业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神经中枢,是实现工业全要素、各环节信息互通的关键枢纽。当前,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已迈入“从建到用”的2.0关键阶段。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首席专家续合元透露,全国累计接入国家顶级节点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数已经达到396个,已经覆盖3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46个行业,共接入企业节点数超过52万家,累计标识注册量超过7000亿个。

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左洋 摄)

论坛发布了2025湖北省工业互联网标识贯通应用十大典型案例。案例涵盖石化、消费品、医疗健康、城市数字化等多个行业,集中体现了标识解析在打通数据孤岛、强化系统互联、促进产业链协同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和应用成效。

湖北省经信厅副厅长刘良博表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是实现全要素链、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泛在连接与高效协同的基石,数字身份为工业数据的安全流通与可信交互提供了根本保证。

最新数据显示,湖北省已建成5G基站18.6万个,工业互联网武汉顶级节点接入二级节点48个,累计标识注册量超过360亿个,培育了150家5G工厂。湖北省标识赋能应用已渗透“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湖北省标识解析体系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建成工业互联网专网279个,武汉顶级节点服务中部四省,标识解析量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初步形成较为完备标识解析应用体系。

数据标注与高质量数据集创新服务平台在论坛上正式启动。该平台提供多模态通用数据标注、数据集质量评估、模型测试与验证、供需匹配、人才培训等功能,实现从原始数据资源到高质量数据集构建,最终服务于智能应用的完整价值链条,为湖北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标准化、可信赖的数据基础支撑。

现场还启动了“百景千智”未来制造伙伴计划(湖北)。该计划旨在针对100余个工业场景汇聚1000余个智能体,实现智能体开箱即用、自主生成、互联互通、测试评估等能力,推动工业智能体优秀解决方案的落地与协作,赋能地方工业场景智能覆盖率和关键环节智能渗透率提升。

编辑:邓子依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