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武汉11月11日消息(记者赵玲)长江涌热潮,荆楚谱新篇。11月11日,2025年“智慧之光”湖北省院士专家及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在武汉举行,院士专家、博士后创新创业代表,以及高校、市州人社部门、企业、科创服务机构代表共400余人齐聚洪山大厦,共绘科技成果转化的“荆楚画卷”,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智慧之力”。

2025年“智慧之光”湖北省院士专家及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对接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赵玲 摄)

创新之约,搭建成果转化“黄金桥”

“我们循光而上,传承荆楚大地生生不息的创新基因;我们追光而遇,奏响科技赋能支点建设的创新乐章。”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李述永在致辞中表示,八年来,“智慧之光”已吸引千余位院士和高层次专家参与,累计发布成果与需求超2700项,成为湖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汇聚创新力量的“金字招牌”。

此次活动以“创新引领‘十五五’,智慧聚力建支点”为主题,首次将博士后群体纳入参会范围,并邀请科创服务机构全程介入,构建起“院士领衔、专家参与、博士后接力、资本护航”的协同创新体系。现场14个专家成果转化项目集中签约,金额超5700万元。

科技之光,照亮产业升级新路径

在成果展区,一批解决产业痛点、填补国内空白的创新技术格外引人注目。寻途科技团队带来了全球首款面向大规模应用的可见光高精度定位系统。“室内GPS信号受遮挡后精度会大幅下降,我们的技术可实现厘米级定位,成本更低、信号更稳定。”团队核心成员张昊博士表示,这项突破使室内外无缝定位成为现实,目前已与多家单位达成合作意向。

2025年“智慧之光”湖北省院士专家及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对接活动成果展区(央广网发 湖北省人社厅供图)

一心回乡农业科技公司展台前,用秸秆制成的吊秧绳、全降解地膜等产品吸引了众多目光。该企业总经理潘慧菁介绍,团队研发的生物降解材料成本已与普通塑料相当,在武汉市黄陂区等地推广应用,既解决了农业面源污染,又实现了固废资源化利用。

现场展出的“生物降解高分子聚合物”(央广网记者赵玲 摄)

“我们实现了从一个样本输入到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结果自动输出的系统化突破。”美光硅谷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亚光教授告诉记者,其团队研发成功的血液精准检测系统不仅可以用于肿瘤细胞良恶性检测,还能判断肿瘤类型,目前正从肿瘤早筛向糖尿病、心脏病、肥胖症等慢性病的血液标志物的精准检测拓展。

人才之力,激活创新发展新动能

“智慧之光”不仅是成果展示的窗口,更是人才与产业对接的纽带。活动现场特设“揭榜领题”环节,通过企业“出题”、专家“解题”、市场“阅卷”的形式,精准匹配7项技术需求与专家团队。

支撑这些创新成果加速落地的,是湖北精心打造的人才发展生态。从“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体系,到“楚才卡”一站式服务,再到“博士后倍增计划”,湖北正以全链条政策体系破解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

2025年“智慧之光”湖北省院士专家及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对接活动现场的“湖北博士后”展区(央广网记者赵玲 摄)

“种子深根沃土,终成参天大树;创新厚植产业,方显卓越价值。”李述永说,湖北将继续营造阳光雨露更加充沛的创新生态,让更多“科研之花”在荆楚大地上结出“产业之果”。

据悉,“智慧之光”是促进湖北省院士专家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对接的品牌活动,由中共湖北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湖北省人才事业发展中心承办,各方协同搭建起跨领域、深层次的创新创业对话舞台。

编辑:左洋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