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武汉11月11日消息(记者左洋)2025中国商用车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大会11月11日在武汉经开区开幕。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9月我国新能源商用车单月销量达8.3万辆,环比增长26.2%,同比激增71.9%,市场渗透率首次突破30%,标志着我国商用车新能源化进程迈出了重要一步。大会期间,“新能源重卡联盟”正式成立,将通过构建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平台,破解技术协同与资源整合难题。

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左洋 摄)

作为国民经济运行的“动脉血液”商用车在服务国家战略、保障民生运转、支撑产业升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此次大会采取“1+1+6+N”架构,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交流体系,具体包括:1场VIP闭门会议、1场主旨大会、6大热点专题论坛以及N项多元化同期活动。6大热点专题论坛分别围绕技术创新、出口市场、专用汽车、市场前瞻、低碳节能、氢能源商用车展开。

活动现场展示的新能源智慧商用车(央广网记者左洋 摄)

中汽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安铁成在致辞中指出,我国商用车产业已取得显著突破: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突破30%大关;智能网联迈入“深水区”,L4级自动驾驶重卡已在G6京藏高速完成北京至张家口全程跨区域运输示范。但行业仍需解决质量标准适配、技术创新均衡、价值链协同等问题。

活动现场展示的无人机植保服务车(央广网记者左洋 摄)

作为大会重要成果,新成立的“新能源重卡联盟”由中汽中心联合新能源重卡领域多家行业骨干企业组建。聚焦共性技术协同攻关、政策法规协同共建、交能融合协同互联、商业模式协同创新及国际合作协同深化等五大研究领域,通过构建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平台,针对具体项目动态设立覆盖产业政策、标准法规、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等领域的专项工作组,共同破解产业发展共性难题。联盟秘书处单位代表、中汽中心武汉检验中心整车及智能网联试验研究部部长杨聪表示,湖北作为商用车产业大省,拥有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基础,尤其是武汉经开区聚集了众多整车企业、零部件配套企业及科研机构,产业集聚效应显著。联盟将依托中汽中心武汉检验中心的测试服务能力,联合本地车企、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攻关,加速核心技术本地化突破,提升本地产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赵玲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