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武汉9月26日消息(记者赵玲)9月25日, 2025年湖北省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武汉举行。本次大赛以“博聚楚天 共建支点”为主题,是湖北首次面向留学人员举办的专项创新创业赛事,旨在搭建留学人才回国发展平台,推动科技、产业与人才深度融合,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汇聚人才力量。

2025年湖北省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现场(央广网发 湖北省人社厅供图)

大赛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共吸引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551名留学博士、博士后参与,征集项目215个,其中有3名“两院”院士带队参赛。本次大赛设置创新赛、创业赛两个组别,经过多轮选拔,9个优质项目晋级总决赛,涵盖机器人与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7个赛道。

总决赛现场,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创新项目集中亮相。例如,新型二氧化碳捕集与转化技术将每吨捕集成本降低25%–30%,已获国家电投产业基金领投;光子CT设备采用低剂量、高分辨技术,获55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并实现产业转化;新型消化道肿瘤精准治疗技术全球首创,已获初步投资并启动临床试验。这些项目既有国际领先的技术突破,又紧密契合湖北现代产业体系需求,部分已启动融资或落地应用,成为湖北留学人才创新创业政策成效的生动实践。

经过激烈角逐,“道路固废再生剂研发及应用”项目荣获大赛特等奖。项目负责人张雪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项目基于在极端环境下的研究成果,致力于提升我国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利用率,契合湖北作为交通枢纽在改扩建阶段对环保材料的迫切需求。

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燕向记者介绍,当前留学人员创业已从“带技术回国”升级为“链全球资源、落本土产业”。她表示,高科技项目成功产业化应具备四大要素,分别是打破技术壁垒、真实市场需求、可控的产业链成本,以及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化能力的团队。

大赛同步开展引才签约和投资意向对接,现场多名留学人才与用人单位签约,多个项目达成投资意向,有效打通从技术到市场、从创新到创业的“最后一公里”。

湖北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北通过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博士后发展体系,已建成468个博士后科研平台,累计培养博士后1.5万余人,为留学人才提供了坚实的科研与创业支撑。湖北将持续优化留学人才发展环境,重点落实好相关政策,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氛围,助力更多海外英才扎根湖北、服务国家战略。

编辑:左洋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