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宜昌9月24日消息(记者张卓 通讯员兰亭秋)9月24日,国内首套集成式船舶反拉滑道下水系统在宜昌成功完成实船试验,标志着我国在船舶建造特种装备领域实现技术新突破。

实船实验现场(央广网发 潘万齐 摄)

该系统由中铁科工集团自主研发,融合特种起重装备、重载运输装备、下水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四大核心模块,构建起覆盖万吨级船舶从建造、运输到下水全流程的装备体系。

当天的实船试验中,系统通过“陆上牵引——堤顶转换——滑道入水”三阶作业体系与上下两段式滑道设计,成功完成绿色智能船舶的“翻堤越坝”下水作业,实现了船舶先提升越过大堤、再平稳滑移入江的安全作业。

实船实验现场(央广网发 胡鹏 摄)

相比传统作业模式,该系统作业效率大幅提升。集成的87台门式、桥式等起重装备,覆盖3吨至300吨全载荷区间,满足船舶部件装配与大型分段吊运需求;“PLC协同控制+模块车编组运行”模式实现毫米级定位与异常秒级报警,配套的智能视频监控与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各受力点数据,确保全流程可视化、数智化管控。

实船实验现场(央广网发 潘万齐 摄)

中铁科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方敏表示,该系统实船试验成功,是践行内河航运绿色发展、智能升级的重要成果,不仅破解了沿江、沿海及内陆船舶建造中生态保护与防洪安全的双重难题,更可为船舶基地制造升级提供可复制的装备解决方案。

编辑:邓子依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