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武汉8月29日消息(记者赵玲)8月28日下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决胜收官‘十四五’谋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聚焦城市更新工作。湖北省住建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丰雷介绍,“十四五”以来,湖北以宜居湖北建设为统领,统筹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据统计,“十四五”期间,全省累计实施城市更新项目7800余个,完成投资额近3500亿元;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84万个、惠及270万户;巧用“城市角落”建成口袋公园1300余个,开放共享公园绿地1200余公顷;建设改造各类供水、供气、排水管网管线2.7万公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稳步提升。武汉、宜昌入选全国城市更新示范城市,襄阳、宜昌、孝感入选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刘丰雷表示,湖北城市更新工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积极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进危旧房“原拆原建”改造,累计实施棚户区改造11.32万户、城中村改造3.5万户,加装更新电梯超1万部,完整社区覆盖率达30%。

二是公共空间持续焕新。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管善治,不断提升城市“平、明、绿、美、净、齐”的水平。建成5100公里荆楚绿道,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较“十三五”末提高1.95平方米,城市家具建设更加精细化,全省44片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19片完成保护更新,历史建筑数量增加至4455处、实现翻番。

三是生态颜值持续擦亮。45个城市获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省地级以上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零填埋”,污水集中收集率达75%,新建建筑节能率提升至72%。

四是安全韧性持续提升。全省城市建成区供水管道密度、供气管网长度较“十三五”末分别提高27.89%、15.22%,城市供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以及供水供气行业满意度均超过99%,17个市州全部建成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和运行管理服务平台。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湖北监管局一级巡视员胡继红介绍,截至7月末,全省“白名单”项目已达855个,授信审批金额3116.9亿元,累计投放2197.8亿元,授信金额和问题项目修复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有力支持了城市更新项目融资。

“十五五”时期,湖北将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加快从“投资于物”转向“投资于人”,聚焦探索可持续更新模式、抓实城市更新重点任务、健全城市更新体制机制、高质量谋划实施城市更新重点项目等四个方面发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努力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编辑:左洋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