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飞鸟为白尾鹞 通讯员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陈勇 通讯员万清平)这几日,在孝感朱湖国家湿地公园菱角湖上空,出现了一位“稀客”——白尾鹞(yào)。据了解,这种猛禽曾经在朱湖区域十分常见,但因环境变化等原因,白尾鹞已经几十年未曾现身了。

12月12日,在菱角湖上空,一只鹞鹰家族的白尾鹞时而盘旋巡视,时而俯冲苇塘,如同一位王者,令雀鸟心惊胆战,鸡鸭唯恐避之不及,引起小小骚动。

据了解,白尾鹞属中型猛禽,体长41-53厘米,属鹰科鹞亚科鸟类。体羽单色不鲜艳,腿长,尾长。栖于开阔田野及池沼畔边,也常栖落在地面上,飞行迅速而轻捷,喜低飞捕食地面草丛中的动物。嗜食鹑等小型鸟类,有时也食昆虫及其他啮齿动物。繁殖于东北和新疆西部,迁徙时,遍布全国境内,为旅鸟和冬候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据朱湖的老人们介绍,曾经在朱湖区域,这种猛禽十分常见。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由于环境变化等多种原因,白尾鹞在朱湖就十分罕见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纵深推进,朱湖国家湿地公园充分履行生态修复和保护、国家自然保护地建设的职责,野生动植物繁衍空间越来越好,朱湖国家湿地公园获评湖北省重要湿地、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

环境好了,朱湖区域野生动植物资源呈跳跃式恢复和增多。今年1月,一群风度翩翩、洁白飘逸的小天鹅造访朱湖国家湿地公园府河生态保育区,吸引游人访客眼球,博得一阵阵压低声音的喝彩。小天鹅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副其实的国宝。目前,在朱湖湿地越冬过年的还有灰雁、鸿雁、琵嘴鹭等一众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以及数以10万计的普通鸬鹚、白鹭、白腰草鹬等珍贵鸟类。

经专业人士监测,目前,朱湖湿地区域有维管植物76科178属225种,野生动物22目41科258种,其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银杏,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莲、野菱。同时,一度难得一见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遗鸥、青头潜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小天鹅、雀鹰、鹞鹰等26种“稀客”萌鸟不请自至,如同游方归来,悠哉游哉。

“鹞鹰再出江湖,既说明当地生态环境十分优良,又证实朱湖生态链日趋延伸,动植物环环紧扣、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体基本建立。”孝感市野生动物保护站专家坦言,“保护措施依然不能丝毫放松。”

编辑:朱娜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