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海口10月20日消息(记者 蔡文娟)日前,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公告,调整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并定于11月1日起实施。10月20日,记者就海南离岛免税政策优化调整内容及如何保障海南离岛免税产业以及监管防控风险等内容采访了海南省财政厅、海口海关等部门。

游客在免税店内选购商品(央广网发 三亚国际免税城供图)

海南省财政厅副厅长周正介绍,本次政策优化调整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新增”和“三个优化”。其中,“一个新增”,是指在原有离岛免税45个商品大类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商品范围,具体包括新增2个商品大类,即宠物用品、可随身携带的乐器。以及新增3个商品细类。“三个优化”,则是指此次调整有3项内容突破了原有政策范围,对政策进行了全新的拓展和延伸。具体包括允许6类国内商品在离岛免税店免税销售、扩大政策适用人群,将离岛免税政策享惠对象扩大到涵盖离境旅客、岛内居民一年内一次离岛可不限次数购买“即购即提”商品三个方面。

“此次政策优化不仅紧扣消费者日益丰富的多样化购物需求,聚焦‘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促进作用,还特别注重提升岛内居民的便利度和获得感。”周正表示,以往,离岛免税政策制定了多种提货方式,其中针对岛内居民出台了“返岛提取”的便利化措施。此次政策优化后,岛内居民购买免税商品,将由过去的“根据离岛集中购买”转变为“根据需求有序购买”,便利程度大大提高,免税购物与日常消费也将建立更为紧密的衔接。

为保障本次离岛免税优化政策更好落地实施,海关部门又将采取哪些服务保障措施和监管手段,进一步防范风险?“目前,海口海关已经构建了一套全链条、智能化、高效率的海关监管服务模式。”海口海关副关长曹鸣表示。

曹鸣介绍,海口海关创新实施“免保衔接”业务模式,打通保税与免税货物灵活转换通道,有效便利企业调整经营策略、拓宽销售渠道。同时,实施“集中+自动”审单作业模式,实现免税品“即到即报、即审即放”,显著节约企业时间与物流成本。其次,全面实施免税化妆品电子标签,通过扫码即可完成海关标签检验,消费者也能一键获取商品全貌信息,实现了口岸通关效率和消费者权益保障的双提升。创新优化配送模式,支持企业运用无人机开展免税品低空配送,打造“低空物流+智慧监管”新模式,将部分场景的配送时长压缩至1小时以内,进一步提升商品配送效率和旅客购物体验。还试点对免税企业实施信用分级监管,根据企业信用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评分较高的企业可享受“先放后验”等便利,实现守法企业通关更快、海关监管效能更高的目标。

此外,为保障本次离岛免税新规在11月1日顺利落地,海口海关聚焦关键环节,扎实推进各项准备工作。“目前,此次离岛免税政策优化调整所涉及的信息化系统已全部就绪,海关监管服务保障已全面到位,免税企业已完成新增品类商品的进口、通关等准备工作。”曹鸣透露。

离岛免税政策作为海南自贸港独有的财税政策,自2011年4月实施以来,历经多次优化调整,政策效应持续释放。记者了解到,2020年至2025年8月,海南离岛免税累计销售额达2069亿元,是2011年—2019年累计销售额的3.8倍,目前海南离岛免税销售规模在全球免税市场的比重已超过8%。离岛免税购物已成为海南自贸港的“金字招牌”。

编辑:陶淦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